第一单元单元达标检测(附解析新人教版必修5)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单元达标检测(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通俗小说,应是以民间最喜爱的题材,以中国传统的艺术手法所写的,目前还不为纯文学家和理论家所看重的小说。通俗小说是个相对概念,若要较为准确地把握通俗小说,不能不与“纯文学”小说从整体上作一番比较,有比较才有鉴别。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有着明显的区分。从两种小说的源流看,虽然共同发端于上古神话,通俗小说却是沿着传说—口传历史—市人小说—说话—话本小说—通俗小说一脉发展而趋于完善的,发展过程中通俗小说的文化积淀主要是世俗民众的奇趣、俗趣。“纯文学”小说是沿着先秦散文—志人、志怪—唐人传奇—笔记小说、文言小说一脉发展而来,它的文化积淀形式主要表现为文人墨客的雅趣、奇趣。从创作方法上看,“纯文学”小说选材具有宽广性、典型性的特点,通俗小说则偏重于历史和现实生活中偶见的、特殊的、曲折的、新奇的素材,选材面相对较窄,故而情节和人物多有似曾相识之感。“纯文学”小说不屑于程式化,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注重文字的精美、结构的精巧、内涵的深刻,而情节不构成它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纯文学”小说不是靠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大起大落来媚悦读者的;通俗小说则往往遵循传统模式、情节密集、悬念迭起,富有浓厚的戏剧性色彩,娱乐消遣性表现得更为强烈。为增强传播效果,通俗小说比较注重语言的通俗性,尽可能用村言俚语、浅近易懂的具有那个时代特征的语言创作,但语言不构成它的本质特征。从创作动机看,“纯文学”小说追求审美趣味的雅致,蕴藉含蓄地表达作者对人类、对社会乃至自然界的某些总是独特而深刻的美学思考,因而“纯文学”小说能表现出鲜明的美文学风貌。而通俗小说主要是满足和适应世俗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并不看重对个人性灵的抒发,故而作者常常为某种实利主义目的驱使,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写出一些富有传奇性、趣味性的故事,因此通俗小说表现出厚重的商品属性。从价值取向上看,“纯文学”小说常常流溢出理性的美感,具有塑造人类灵魂、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意义。而通俗小说有时能起到人生教科书的作用,但不具有向社会提供启发性或隐喻性艺术形象的任务,它主要是弘扬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通俗文化和民族精神,表现人世间的道德美、人性美、世情美、风俗美。19
通过对两种小说样式的对比,我们基本能看出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的重大差别。这两种形态的小说是不能混淆的,有了这种差别,对“什么是中国通俗小说”的问题,就可以作出这样的解答或界定:通俗小说是用浅近易懂的语言和一定程式创作的,以较大密度的情节,艺术地表现世俗大众的审美理想和伦理观念,并以此为特征服务于社会的一种文学样式。(摘编自百度百科“通俗小说”)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通俗小说是相对于“纯文学”小说而言的一个概念,其选材具有宽广性、典型性的特点。B.通俗小说是沿着传说—口传历史—市人小说—唐人传奇—话本小说—通俗小说一脉发展而趋于完善的。C.通俗小说表现世俗民众的奇趣、俗趣,具有风俗美;“纯文学”小说追求雅致美和蕴藉美。D.通俗小说有时向社会提供启发性和隐喻性艺术形象,能起到人生教科书的作用,而“纯文学”小说则不能。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分析了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的不同,旨在阐明“纯文学”小说的特点。B.文章从发展轨迹、创作方法、创作动机、价值取向等方面对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进行了比较。C.文章不仅从文学的传承上对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进行比较,还阐释了其对民族文化的深层意义。D.作者通过对通俗小说与“纯文学”小说进行比较分析,对中国通俗小说作了比较科学、完整的界定。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语言的通俗性是通俗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仅根据语言是白话文体还是文言文体来识别小说的属性是不科学的。B.通俗小说是靠丰富、新奇、密集的情节取悦读者的,如果用心理时空、意识流、情节淡化等艺术手法将会丰富其创作手段。C.通俗小说主要是满足和适应世俗大众的精神文化消费需要,常常为某种实利主义目的所驱使,因此表现出厚重的商品属性。D.“纯文学”小说虽然不是靠故事情节的起伏跌宕、大起大落来媚悦读者,但仍然讲究文章的精巧构思,以此来吸引读者。19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生命”的第一乐章一抹云雾遮住了沈从文的眼帘,从这酸涩的人生里,他听到了生命的呼喊。可是,这生命又被置于怎样卑屈而痛苦的环境里!一点可怜的希望与憧憬,全是那样无望无助。他们中的大多数,正默默接受着那份摊派到自己头上的命运,安于现状。对自己的处境,既无力改变,也从不想到改变;他们不需要别人怜悯,也不知道可怜自己……17年前,沈从文和一个名叫赵开明的同伴,随军队移防路过泸溪时,两人一同去县城街上转了三次。一个绒线铺里,有一个和他们年纪相差不多的女孩子,长得十分秀气,赵开明一眼看中了她,便借买草鞋带子去了那绒线铺三次,并赌咒将来要讨这个叫“小翠”的女孩子做媳妇。三年后,他们所属部队在鄂西全数覆灭,留守处遣散后,沈从文和赵开明便各奔东西,断了音讯。这次返乡,沈从文又一次踏上泸溪城里的道路,走到那个绒线铺前了。走进铺子大门,眼前的情景使沈从文吃了一惊:“小翠”正站在铺子里,同17年前一个样子,那熟悉的眼睛、鼻子和薄薄的小嘴;辫子上缠一绺白绒绳,依然是那样年轻!——时间仿佛变着魔法,将沈从文拉回到了“过去”。当沈从文佯称要买鞋带和白糖时,铺子小隔扇门后边响起一个低哑的声音:“小翠,小翠,水开了,你怎么的?”随着话音,门后边走出了一个男子。“赵开明!”晕黄灯光下,沈从文依然立即认出这男子就是自己当年那位同伴。可是,这个年纪刚过30的汉子,却显得那样孱弱衰老!显然,时间与鸦片烟已经毁了他。这时,沈从文猛然省悟到赵开明同这一家人的关系,明白眼前的这个“小翠”是谁的女儿了。他感到“时间”猛然地掴了自己一巴掌,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见赵开明父女给自己度量带子,点数自己给他们的钱,并热心地替自己从另一铺子将白糖买来,是那样安于现状,沈从文默默退了出来,走上17年前踏过的河堤。 为了这再来的春天,我有点忧郁,有点寂寞。黑暗河面上起了缥缈快乐的橹歌。河中心一只商船正想靠码头停泊。歌声在黑暗中流动。从歌声里我俨然彻悟了什么,我明白“我不应当翻阅历史,温习历史”。在历史面前,谁人不感惆怅?砰砰鼓声响起来了,鞭炮“噼噼啪啪”在半空中炸裂。鼓声起处,平时藏在浦市上游箱子岩洞窟里的三只美丽龙船,在人们的呐喊声里,如一支支没羽箭,在平静的长潭上如飞射去。这次返乡路过这里时,因时节不到,虽不见龙舟竞渡盛况,却看见几只崭新龙船搁在岩壁洞口的石梁上。19
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到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这些人在娱乐上狂热,就证明这种狂热能换个方向,就可使他们还配在世界上占据一片土地,活得更愉快、更长久一些。不过有什么方法,可以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可是个费思索的问题。思索着植根于这片土地,自己所属民族的命运,沈从文感到刻骨的痛楚,同时也感到了身上的责任。别的自己已无从措力,却能运用手中一支笔,继续写这片土地上的人生传奇,以唤起这个民族雄强做人的意识。想起刚刚起首的《边城》,主人公翠翠似乎已和泸溪城绒线铺里新一代的“小翠”融成一体。——这次返乡所获得的种种人生感慨,对生命的感悟,必将流注于自己的笔端,喊出这个民族长期受压抑的痛苦,并寄期待于未来。 我要的,已经得到了。名誉或认可,友谊和爱情,全部到了我的身边。我从社会和别人证实了存在的意义。可是不成,我似乎还有另外一种幻想,即从个人工作上证实个人希望所能达到的传奇。我准备创造一点纯粹的诗,与生活不相粘附的诗。情感上积压下来的一点东西,家庭生活并不能完全中和它、消耗它,我需要一点传奇,一种出于不巧的痛苦经验,一份从我“过去”负责所必然发生的悲剧。换言之,即完美爱情生活并不能调整我的生命,还要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爱情,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而与我过去情感又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从故乡返回北平后,每天一早,沈从文就在达子营28号寓所院子里的老榆树下,摆一张八腿红木小方桌,放下一叠白纸,继续写返乡前即已起首的《边城》。残冬的阳光透过榆树的枝叶,细碎地撒在桌面上,空气疏朗而澄澈。沈从文的心也如一泓秋水,少渣滓,无凝滞。虚静中,隐隐约约起了哀伤而悠远的乐音。(摘编自凌宇《摘星人:沈从文传》)相关链接①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沈从文《边城·题记》)②他(沈从文)怀念着他所远离的那片湘西的世界……已经逐渐习惯了都市生活的他却又心头梦里时时牵挂着那方世界……直接表现在作品上的便是此时的《边城》。(崔剑剑《<边城>之外的围城》)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9
A.沈从文《边城》的主人公翠翠的原型,就是泸溪城绒线铺里新一代的“小翠”,小说来源于生活。B.在这次返乡之时,有好的声望、甜蜜的爱情和社会的认可的沈从文还希望创造出个人工作上的传奇。C.虽然沈从文在返乡前已动笔写《边城》,但这次回乡时的人生感慨、对生命的感悟将融入《边城》这部作品中。D.《边城》试图通过历史变革时期的几个小人物的命运来探讨整个民族的命运诉求,更深层次关注民族命运。5.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沈从文回乡时,遇见了昔日的同伴赵开明,但并没有相认,这是因为赵开明的现状与沈从文的生活距离太远,无话可说。B.沈从文与赵开明的人生迥然不同,是源于两者对人生的不同追求,赵开明追求的是平常而安定的家庭生活。C.河面上那缥缈快乐的橹歌,让沈从文明白过往的人生不需要再去回忆,回忆只会让人感伤不已。D.沈从文这次返乡的经历,引发了他对故乡人的精神与未来的思考,他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想用文学拯救愚弱的国民。6.请结合全文及相关链接,简要概括沈从文创作《边城》的原因。(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小人物契诃夫“尊敬的阁下,父亲,恩人!”文官涅维拉济莫夫在起草一封贺信,“祝您在这个复活节及未来的岁月中身体健康、吉祥如意,并祝阖府安康……”19
灯里的煤油快要烧干,冒着黑烟,发出焦臭味。桌子上,在涅维拉济莫夫写字的那只手旁边,一只迷途的蟑螂在慌张地跑来跑去。“还得给他,那个混蛋,再写点什么呢?”涅维拉济莫夫这样思忖着,抬眼望着熏黑的天花板。这值班室让他感到像沙漠般荒凉,他不仅可怜起自己来,也可怜起那只蟑螂了……“我值完班还能离开这里,可它却要一辈子在这里值班。”他伸着懒腰想道,“苦闷啊!”看门人巴拉蒙已经不擦皮靴了……他一手拿着刷子,一手画着十字,站在通风小窗前听着……“打钟了,先生!”他对涅维拉济莫夫小声说。涅维拉济莫夫把耳朵凑到小窗口,也倾听起来。复活节的钟声随同春天的清新空气,一齐从窗口涌进室内。各处的教堂钟声齐鸣,大街上来来往往的马车辘辘作响。“人真多啊!”涅维拉济莫夫看了看下面的街道,叹口气说,“有多少笑声和谈话声!只有我倒霉透了,在这种日子还得在这里坐着。而且每年都是如此!”“谁叫您拿人家的钱呢?要知道今天不该您值班,是扎斯杜波夫雇您当替身。别人都去玩乐了,您却在这里替人值班……这是贪财啊!”“见鬼,这怎么叫贪财呢?统共才两个卢布,外加一条领带……是贫穷,而不是贪财!要是能跟大伙儿一道去做晨祷,然后开斋,那该多好啊……喝上那么几杯,吃点冷荤菜,然后躺下睡他一觉……这时你会感到自己是个人……唉……我这一辈子算完了!你瞧,有个骗子坐着四轮马车招摇过市了,可你却不得不待在这里。”“各人有各人的造化。上帝保佑,您也会升官晋级,日后坐上四轮马车的。”“我?嘿,不行,伙计,你开玩笑。即使拼了命,我这九品文官也上不去了……我没有受过教育。”“我们的将军也没有受过教育,可是……”“嘿,我们的将军,他在做将军之前,早偷盗了十万公款。他那副派头,伙计,我可比不上……凭我这副模样也不会有什么出息!连姓也糟透了:涅维拉济莫夫[注]!总而言之,伙计,这种处境是没有出路的。你愿意,就活下去;你不愿意——那就去上吊……”涅维拉济莫夫离开通风小窗,苦恼地在各个房间里转来转去。钟声变得越来越响……“莫非从值班室溜走?”涅维拉济莫夫想着。不过,这种逃跑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复活节这一天他过得很好,很舒服,可是往后又怎样呢?依旧是阴暗的四壁,依旧要受雇于人代人值班,依旧要写这种贺信……他热切地想突然出现在大街上,汇入热闹的人群中,参加节日的庆典……他想起了刚才一位太太乘坐的四轮马车,想起了庶务官穿了就神气活现的那19
件大衣……他想起了暖和的床铺、斯坦尼斯拉夫勋章、新皮靴、袖子没有磨破的文官制服……他之所以想起这些,是因为所有这些东西他都没有……“莫非去偷?”他又想道,“据说,一些人带着赃物都逃往美洲,不过鬼知道这个美洲在什么地方!看来要能偷会盗,还得受过教育哩。”钟声停了。此刻只能听到远处的马车声和巴拉蒙的咳嗽声,可是涅维拉济莫夫的满腔愁苦和愤恨,却变得越来越强烈,越来越难以忍受。“写告密信呢?普罗什金一次告密,日后就步步高升……”涅维拉济莫夫坐在自己桌前,陷入沉思。灯里的煤油已经烧干,冒着浓烟,眼看就要熄灭。迷途的蟑螂还在桌上爬来爬去,找不到安身之处……“告密怎么行!这种东西一写,日后我定会受到申斥,我这个笨蛋只能见鬼去!”目光落在他起草的那封贺信上。这信是写给一个他十分憎恨又惧怕的人的,十年来,他一直向这个人请求把他从十六卢布的职位提升到十八卢布的职位上……“啊……你还在这里跑,鬼东西!”他愤恨地一巴掌拍在那只不幸让他看到的蟑螂身上,“真讨厌!”蟑螂仰面躺在那里,拼命蹬着细腿……涅维拉济莫夫捏住它的一条腿,把它扔进玻璃灯罩里,灯罩里突然起火,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涅维拉济莫夫这才感到略为轻松些。一八八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有删改)[注] 在俄语中,这个姓与“衬裤”的发音相近。7.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以“小人物”为题,表现了涅维拉济莫夫这个九品文官社会地位的卑下,使这个形象具有了典型性,他的遭遇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B.小说情节紧凑,所写事件是一个小公务员在复活节之夜,为了挣点小钱,辛辛苦苦替人值班,一边发牢骚,一边违心地给上司写节日贺信。C.小说反映了19世纪80年代沙皇统治时期,坏人官运亨通,小公务员整日辛劳却永无出头之日的社会现实,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D.小说的结构特点是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对话交代了涅维拉济莫夫替人值班的情节,塑造了人物形象,展现了人物的身份、地位及性格特征。8.小说的主人公涅维拉济莫夫的形象特征是怎样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19
9.请结合文本,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吕夷简字坦夫,先世莱州人。进士及第,补绛州军事推官,稍迁大理寺丞。祥符中,迁太常博士。时京师大建宫观,伐材木于南方。有司责期会,工徒至有死者,诬以亡命,收系妻子。夷简请缓其役,从之。又言:“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真宗曰:“观卿奏,有为国爱民之心矣。”擢刑部员外郎。寇准判永兴,黥有罪者徙湖南,道由京师,上准变事。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从之。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仁宗即位,进右谏议大夫。雷允恭擅徙永定陵地,夷简验治,允恭诛,以给事中参知政事,因请以祥符天书内之方中。真宗祔庙,太后欲具平生服玩如宫中,以银罩覆神主。夷简言:“此未足以报先帝。”故事,郊祠毕,辅臣迁官,夷简与同列皆辞之,后为例。迁尚书礼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退告郭皇后。后曰:“夷简独不附太后邪?但多机巧、善应变耳。”由是夷简亦罢为武胜军节度使。及宣制,夷简方押班,闻唱名,大骇,不知其故。岁中而夷简复相。未几,感风眩,降手诏曰:“古谓髭可疗疾,今剪以赐卿。”三年春,19
帝御延和殿召见,敕乘马至殿门。固请老,以太尉致仕,朝朔望。既薨,帝见群臣,涕下,曰:“安得忧国忘身如夷简者!”赠太师、中书令,谥文靖。(选自《宋史·吕夷简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B.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C.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D.使契丹还/知制诰/两川饥/为安抚使/迁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治严办有声/帝识姓名于屏风/将大用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司,朝廷有关部门的官吏。如“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召有司案图”。B.侍郎,官名。西汉侍郎为郎官之一,掌守宫廷门户。后为六部副职,地位次于尚书。C.朔望,朔日和望日。农历每月初一叫朔,十五叫望,十六叫既望,最后一天叫晦。D.谥,是朝廷对死去的帝王、大臣、贵族、平民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的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吕夷简爱惜百姓,多次建言献策。当时京城营建宫观,从南方调运大量木材,工匠累死却被诬为逃跑,妻子、儿女被收捕,吕夷简为此请求皇帝延缓劳役。B.吕夷简为人正直,敢为同事辩护。寇准任永兴判官时将罪犯流放到湖南,罪犯途经京城时却告发寇准,说他要生事,吕夷简调查后说这是中伤寇准,不予理睬。C.吕夷简低调谦卑,放弃提拔机会。按照朝廷惯例,郊外祭祀完毕,辅佐的大臣会得到升迁,吕夷简与同僚们都推辞了这件事,此后成为惯例。D.吕夷简深受皇恩,颇受皇帝礼遇。吕夷简身患风眩之症,皇帝剪掉自己的胡须赏赐给他,用来治病。后来,皇帝又恩准他可以骑马到延和殿殿门。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盛冬挽运艰苦,须河流渐通,以卒番送。19
(2)帝始与夷简谋,以张耆、夏竦皆太后所任用者也,悉罢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注]暮亦行。[注] 区区,形容旅途劳累困顿。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出句叙事,交代行踪和写景的观察点,以“刮眼明”突出景物给人的感受;对句以“更”体现景色和光线的变化。B.颔联两句均运用拟人的手法,写得生动有情。绿色与白色鲜明对应,近与远层次分明,写出了诗人在经过苏州时看到的美好景物。C.颈联两句看似各不相干,其实有着内在的联系,“天意在”隐含诗人随缘自适的旷达,“俗人轻”流露出对自己身世遭遇的无奈。19
D.最后一联中,“无穷好景”与“无缘住”形成反差,构成主客观矛盾;“区区”和“暮亦行”却具有反衬的意味,突出了人生的艰辛。15.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出师表》中,写诸葛亮出仕之前的愿望的句子是“ , ”。 (2)杜甫《登高》中,写秋声肃杀,长江雄迈,从大处着眼写秋景的句子是“ , ”。 (3)白居易《琵琶行》中,写琵琶女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怨愤情绪,在琵琶声停后的“无声”比“有声”更能引起听者共鸣的句子是“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 ,把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艺术处理,让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小说家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 的讲述目的。在这些小说家笔下,故事成了幌子,故事之外的附加信息呈现得更有意味。19世纪末期以来,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这时,( )。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但这种花招的大量出现也有其内在的合理性——他们要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和 的戏剧冲突,甚至摆脱故事本身。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相提并论 口耳相传 深谋远虑 虚张声势19
B.相提并论 口传心授 深思熟虑 虚张声势C.混为一谈 口传心授 深谋远虑 矫揉造作D.混为一谈 口耳相传 深思熟虑 矫揉造作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家则通过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艺术处理,让它们变成小说,然后交给读者。B.小说家则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进行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C.小说家则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进行艺术处理,让它们变成小说,然后交给读者。D.小说家则通过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个故事的好坏不仅看它的“成色”如何,更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B.一个故事的好坏不仅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更要看它的“成色”如何。C.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看它的“成色”如何,而是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D.一个故事的好坏并不取决于讲故事的方式,而是看它的“成色”如何。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①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② ,对于小说、戏剧、散文学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③ 。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 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5分)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规模最大、性能要求最高的卫星导航系统,整个系统由55颗卫星构成,共同织成一张“天网”,可服务全球。将定位、导航、授时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实现实时厘米级的导航定位增强服务能力。19
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分) 拓展阅读视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年版)》(教育部,2020年5月修订)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2020年7月)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关于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体育总局、教育部,2020年8月)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下周学校将举行全校家长会,学生会邀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主题是“如何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请你完成一篇发言稿。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19
19
答案全解全析1.C A.张冠李戴,“选材具有宽广性、典型性”是“纯文学”小说的特点。B.根据文本可知,“唐人传奇”是“纯文学”小说发展的一种阶段性表现。D.“通俗小说有时向社会提供启发性和隐喻性艺术形象……而‘纯文学’小说则不能”理解错误,根据原文第2段末尾的文字可知,“纯文学”小说“具有塑造人类灵魂、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意义”,而通俗小说“有时能起到人生教科书的作用,但不具有向社会提供启发性或隐喻性艺术形象的任务”。2.A 对研究的目的表述错误,应是“旨在阐明通俗小说的特点”。3.B 由通俗小说的定义和特征可知,“心理时空、意识流、情节淡化等艺术手法”不适合通俗小说的创作。4.A 文章第6段说“主人公翠翠似乎已和泸溪城绒线铺里新一代的‘小翠’融成一体”,据此可判断“泸溪城绒线铺里新一代的‘小翠’”不是翠翠的原型。5.C A.无中生有,“这是因为赵开明的现状与沈从文的生活距离太远,无话可说”于文无据。B.强加因果,并且由原文第4段的相关内容可知,赵开明没有追求,他从来没有想过改变现状,时间与鸦片烟已经毁了他。D.“愚弱”错,根据原文可知,沈从文想“改造这些人的狂热到一件新的竞争方面去”。6.答案 ①想要表现小人物在卑屈而痛苦的环境中的生命的呼喊。②让人们感觉到对未来的“惶恐”,重塑划龙船的精神,唤起民族雄强做人的意识。③想要表现民族受压抑的痛苦和对未来的期待。④想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描写爱情,使生命得到平衡。⑤怀念远离自己的湘西世界。(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解析 本题要求概括沈从文创作《边城》的原因。仔细阅读文章,可以从文章和相关链接中筛选出“一抹云雾遮住了沈从文的眼帘……安于现状”“我们用什么方法,就可以使这些人心中感觉到对‘明天’的‘惶恐’,且放弃过去对自然和平的态度,重新来一股劲儿,用划龙船的精神活下去”“运用手中一支笔,继续写这片土地上的人生传奇,以唤起这个民族雄强做人的意识……喊出这个民族长期受压抑的痛苦,并寄期待于未来”“还要用一种温柔的笔调来写爱情,写那种和我目前生活完全相反,而与我过去情感又十分相近的牧歌,方可望使生命得到平衡”“我将把这个民族为历史所带走向一个不可知的命运中前进时,一些小人物在变动中的忧患,与由于营养不足所产生的‘活下去’以及‘怎样活下去’的观念和欲望,来作朴素的叙述”“他(沈从文)19
怀念着他所远离的那片湘西的世界……已经逐渐习惯了都市生活的他却又心头梦里时时牵挂着那方世界……直接表现在作品上的便是此时的《边城》”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分条概括沈从文创作《边城》的原因即可。7.B A.“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普遍的悲惨命运”错误,主人公虽然地位卑下,但不是劳动人民,而是官吏。C.“永无出头之日”说法绝对;“有力地鞭挞了俄国官场的黑暗”表述不准确,应是“有力地鞭挞了俄国社会的黑暗”。D.“以人物对话贯穿全篇”错误,文章后半部分并没有对话,主要是对主人公的心理描写。8.答案 ①极富奴性,自轻自贱。写贺信时,极尽阿谀之能事。②虚伪,口是心非。一边给上司写贺信,一边咒骂上司。③心理阴暗。想通过偷、写告密信等卑劣手段改变命运。④对现实不满,满腹牢骚。一直在抱怨地位低、钱少、工作差。解析 解答此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找出文中描写涅维拉济莫夫的语句或段落;然后从这些语句或段落中进行筛选、提炼;最后根据题目要求,先点明形象特征,后结合文本进行分析。9.答案 ①艺术构思方面:首尾呼应,使结构严谨。②环境描写方面:表现人物工作环境的恶劣,表明其小人物的身份,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充满不平的原因。③人物形象方面:象征人物命运,衬托人物形象,蟑螂生活在黑暗的角落里,卑微可怜,迷失方向,没有出路,其实就是主人公命运的写照;拍打蟑螂并把它烧掉,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怨愤,丰富了人物形象的内涵。解析 解答此题时,既要立足文本,又要高于文本。题目要求“探究‘蟑螂’在小说中的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思考。在探究内容方面的作用时,可从环境描写和人物形象等角度入手。在组织答案时,要言之有据,言之成理。10.B “还”应独立成句,交代吕夷简出使契丹后返回大宋的经历,故排除C、D两项;“权知”是“代掌某官职”的意思,“权”和“知”不能分开,故排除A项。11.D “朝廷对死去的……平民……”错,朝廷一般不会给予平民谥号。12.B “吕夷简调查后说这是中伤寇准,不予理睬”曲解文意,原文是“夷简曰:‘准治下急,是欲中伤准尔,宜勿问,益徙之远方。’”没有吕夷简调查的信息;也不是他“不予理睬”,而是他建议皇上“宜勿问”。13.答案 (1)隆冬拉船运输艰苦,应该等到河流逐渐解冻通航,再派士兵轮流运送。(2)皇帝开始与吕夷简谋划,因为张耆、夏竦都是太后所任用的人,皇帝都罢免了。解析 (1)挽运,拉船运输;以,用,此处可译为“让、派”;番,轮流。(2)以,因为;者,……的人;悉,全、都。[参考译文]19
吕夷简,字坦夫,先祖是莱州人。考中进士,补任绛州军事推官,逐渐迁升至大理寺丞。祥符年间,改任太常博士。当时京城大规模营建宫观,在南方砍伐木材。有关官吏要求按规定期限集运木材,工匠徒役有至于死的,被诬陷成逃跑,(官府)收捕他们的妻子和儿女。吕夷简请求皇帝延缓劳役,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吕夷简又上言:“隆冬拉船运输艰苦,应该等到河流逐渐解冻通航,再派士兵轮流运送。”真宗说:“看你的奏章,有为国爱民的志向啊。”提升为刑部员外郎。寇准做了永兴判官,将罪犯施以黥刑并流放到湖南,道经京城,这些罪犯向朝廷告发寇准,说他要谋反。吕夷简说:“寇准治理地方急峻,这是想中伤寇准而已,应该置之不理,把他们流放到更远的地方。”皇帝听从了他的意见。吕夷简出使契丹,返回后,担任知制诰。两川地区发生饥荒,吕夷简任安抚使,迁升为刑部郎中,兼任开封府知府。他治事认真、有声望,皇帝在屏风上记下他的姓名,将要重用他。仁宗即位后,吕夷简晋升为右谏议大夫。雷允恭擅自迁移永定陵地,吕夷简查验处治,允恭被诛杀,吕夷简凭借给事中的身份任参知政事,于是请求将祥符天书放在皇帝预筑的墓穴中。真宗附祭先祖宗庙,太后想和在宫中一样布置平时的服饰玩物,用银罩覆盖牌位。吕夷简说:“这不足以报答先帝。”按照惯例,郊外祭祀完毕,辅佐的大臣会得到升迁,吕夷简与同僚们都推辞了这件事,此后成为惯例。吕夷简迁升尚书礼部侍郎,官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皇帝开始与吕夷简谋划,因为张耆、夏竦都是太后所任用的人,都罢免了,皇帝退朝后告诉郭皇后。皇后说:“难道只有吕夷简不依附太后吗?只不过他多计谋、善于应变罢了。”因此吕夷简也被罢为武胜军节度使。等到宣布制令时,吕夷简正在朝会上领班,听到提名,大惊,不知原因。年中吕夷简复任宰相。不久,吕夷简患风眩病,皇帝亲自写了诏书说:“古人说胡须可以治病,我剪掉胡须赏赐给你。”三年春,皇帝驾临延和殿召见吕夷简,恩准他可以骑马到殿门外。吕夷简坚决请求退休,最后他以太尉的身份退休,每月初一、十五参加朝会。吕夷简去世后,皇帝见到大臣们,流下了眼泪,说:“哪有像吕夷简这样忧虑国家、忘记自己的人啊!”追赠他为太师、中书令,谥号文靖。14.D “反衬”表述错误,“区区”和“暮亦行”应为“正衬”。15.答案 ①对苏州美景的喜爱(赞美)、留恋之情。②对自然变化和人生盛衰的坦然(达观)态度。③无惧世俗对自身轻视的不羁(或:不畏俗人对自身的轻视)。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诗歌的前两联抓住“疏雨”“绿杨”“白鹭”“近水远山”等意象,描写了细雨过后,河边绿杨枝叶茂盛,河面上一只只白鹭自由自在地游弋的情景,无论是绿杨还是白鹭都是怡然自得的样子,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美景的喜爱(赞美)、留恋之情。诗人四方漂泊,不得安闲舒适,“一身羁苦俗人轻”一句是对世俗的讽刺,表达了诗人无惧世俗对自身轻视的不羁。诗歌的最后一联的意思是可惜这无穷的美景无缘留住,客19
船在黄昏时还匆匆远行,表现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化和人生盛衰的坦然(达观)态度。16.答案 (1)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2)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3)别有幽愁暗恨生 此时无声胜有声17.D ①相提并论:把不同的或相差悬殊的人或事物混在一起来谈论或看待(多用于否定式)。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说成是同样的事物。这里强调的是不能把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等同,应用“混为一谈”。②口传心授:通过口头讲述和心中领悟来传授。口耳相传: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这里应是说“讲故事的人讲述亲身经历或道听途说的故事”给别人听,并未强调心中领悟,应用“口耳相传”。③深谋远虑:周密地计划,往长远里考虑。深思熟虑:深入细致地考虑。这里强调的是讲述目的经过反复地思考,并非指周密地计划,应用“深思熟虑”。④矫揉造作:把弯的弄直,把直的弄弯,来制造器物。形容过分做作,极不自然。虚张声势:假装出强大的气势。这里强调的是摆脱那种不自然的模式,应用“矫揉造作”。故选D。18.B 画线句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艺术处理”需要动词与之搭配,所以应是“进行艺术处理”;二是搭配不当,“让”应改为“把”,即“把它们变成……”。故选B。19.C 括号后面提到“契诃夫曾经把那些不好好讲故事的小说家称为‘耍弄蹩脚花招’的人”,且后文还提到“摆脱陈旧的故事模式”,故这里突出的是“讲故事的方式”,由此排除B、D两项。上文说“小说家对小说故事性的破坏日趋强烈”,故括号中应对故事的“成色”进行否定,由此排除A项。故选C。20.答案 ①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②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 ③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解析 结合上文“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及下文“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可推断①处可以填入“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之类的内容。结合上文“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及下文“对于小说、戏剧、散文学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可推断②处应该填入“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之类的内容。结合上文“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及下文“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可推断③处应该填入“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之类的内容。21.答案 2020年6月23日,我国自主建设的,规模最大、性能要求最高的,具有定位、导航、授时等多种功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19
解析 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该新闻报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句话为一层。第一层交代了中心事件,包括时间“2020年6月23日”,事件“北斗三号的最后一颗卫星成功发射”,意义“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前半年完成全球组网”;第二层的主要内容是强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建设的规模最大、性能要求最高的”;第三层强调其“将定位、导航、授时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将三者综合起来,即可得出答案。注意字数限制。22.【写作指导】本题考查写作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能力。命题共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三则材料,从三个角度阐述如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1)阅读,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3)体育锻炼,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实现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第二部分是具体任务:具体情境是“全校家长会”,身份是“学生代表”,主题是“如何适应新时代的人才培养要求”,文体是“发言稿”。学生可以围绕上述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可以论述阅读的重要性,也可以论述劳动的价值,还可以论述体育锻炼的意义。当然,将三者综合论述亦可。参考立意:(1)阅读,青少年发展之基;(2)青少年发展需要阅读和劳动锻炼;(3)强化体育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4)阅读学习,强身健体;(5)阅读和劳动缺一不可。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