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知识梳理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一、文明点产生与早期发展1.人类文明的产生:(1)前提条件: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2)过程:①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农业和手工业分工——交换贸易—一部分人从事专门管理和文化工作②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定居生活——早期城市③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阶级分化——部落战争(奴隶制,阶级矛盾)——政府、军队、监狱等国家机器——国家——文字(3)基本标志:阶级、国家、文字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奴隶制社会1.特点:产生于大江大河流域;各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不断向外拓展。2.表现(1)古代西亚(两河流域)文明:产生:BC3500—BC2900—BC18世纪,古巴比伦汉谟拉比统一。政治:君主专制制度法律:《汉谟拉比法典》,保护私有财产,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利益。是世界上现存较早的成文法典。文化:苏美尔楔形文字;史诗《吉尔伽美什》;60进制;洪水和方舟的传说。(2)古代埃及文明:产生:BC3500——BC3100,埃及初步实现统一。政治: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法老权力至高无上。文化:神话和文学故事;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金字塔,能够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莎草纸。③古代印度文明:产生:BC3千纪诞生于印度河流域——BC6世纪,恒河流域形成国家。政治: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文化:BC6佛教,“众生平等”,冲击种姓制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1到9的数字,发明“0”。④古希腊文明产生:BC2千纪,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BC8~BC6世纪,城邦。政治:斯巴达寡头政治;雅典民主政治。文化:神话、悲剧、喜剧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是西方“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注:雅典民主政治的进步性和局限性:①进步之处在于公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利,直接决定城邦的大政方针;②局限性在于建立在奴隶制的基础之上,奴隶,外邦人,妇女都被排斥在公民队伍之外。且是一种原始的直接的民主,无法保证参政者的素质,会造成权力大滥用和误用。三、古代文明的扩展1.农耕文明的扩展(1)原因:比较发达的社会分工、相对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管理系统。(2)方式:武力征服。(3)表现①古代埃及:向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扩展。埃及新王国时期,势力曾达到两河流域。②西亚两河流域:古巴比伦首次实现了两河流域的统一,势力伸展到地中海东岸;亚述一度征服埃及。2.海洋文明:古代希腊的扩展(1)方式:移民和殖民。(2)表现:地中海黑海周边,沿海呈线状建立数量众多的国家。3.影响:古代文明各自的扩展,使不同文明区相互连接起来,促进了大帝国的兴起。四、古代世界的帝国26
1.波斯帝国:BC6,伊朗高原,第一个地跨亚欧非的帝国。统治措施:君主专制制度;地方实行行省制;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统治主体是波斯人。2.亚历山大帝国:BC4,地跨亚欧非的帝国。统治措施:继承波斯,君权神授,推广希腊文化。统治主体是马其顿人和希腊人。3.罗马帝国:27—395,地跨亚欧非统治措施:奴隶制,武力扩张。395年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西:395—476,灭亡后西欧进入中世纪封建社会;东:395—1453,也叫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注:公园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巴勒斯坦地区,4世纪成为罗马帝国国教。五、文明的交流1.技术西亚:农耕技术,冶铁技术。逐步传到中亚、欧洲和北非一些地区。2.文化西亚:神话,雕刻艺术,特别是人像雕刻,对希腊影响很大。腓尼基字母文字,经过漫长演化,演化出希腊字母和拉丁字母,成为今天欧洲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源头。3.商业:丝绸之路,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有间接的经贸和文化交流。东汉班超曾派甘英出使大秦。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中世纪:约从公元500年至1500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至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14—15世纪))一、西欧封建社会(基本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一)政治:封君封臣制度1、形成条件:①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②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2、内容:封君(国王),授予土地者,名义上最高统治者;封臣:领取土地者(享有司法、行政、经济等权力),效忠封君、服兵役等3、特征: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逐级保护);契约关系4、影响:①封建等级制;②分裂割据(二)经济:庄园与农奴制度1、庄园性质: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特点:自给自足)2、土地组成:领主自营地、农民份地(自耕农份地、农奴份地)3、居民构成:领主:主持法庭、维护秩序自耕农:法律上自由、缴纳地租、服劳役农奴:法律上非自由、为领主服劳役地租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一)王权的变化:由弱变强(二)中古西欧的城市(兴起时间:10-11世纪)a兴起条件:生产力进步,封建经济发展;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b拥有自治权:谈判、金钱赎买、武装暴动c主要居民:手工业者、商人d积极作用:①经济:有利于城市经济发展;②文化:兴办大学,培养人才;③政治:促进国王的统一事业。(三)文化上:基督教神学控制欧洲1.拥有大量庄园和广袤的土地;2.征收十一税;3.具有等级制度;4.束缚人性,严密控制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古西欧封建社会是二元社会以国王为代表的王权和与以基督教教会为代表的教权互相依存,共同维护封建秩序。王权与教权既依存又斗争26
三、拜占庭帝国1、476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称为拜占庭帝国2、6世纪查士丁尼编纂《查士丁尼法典》内容:《法学会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地位:古代世界最系统、完整的法律体系。影响:巩固了帝国统治,对后世法律制定影响深远3、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所灭。公民法和万民法的比较四、俄罗斯帝国起源与发展:9世纪基辅罗斯建立。(13世纪上半期-16世纪初)成为金帐汗国(蒙古人)的臣属;在反抗蒙古人的过程中形成了莫斯科公国为中心的统一国家;1547年伊凡四世成为沙皇,进行改革;17世纪末,成为地跨欧亚的大帝国。伊凡四世改革:①建立专制制度;②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实行“特辖领地制”),巩固和强化中央集权;③对外扩张。第4课中古时期的亚洲一、阿拉伯帝国建立与发展: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622年,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到他去世时,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8世纪中期,地跨亚欧非。政治:(政教合一)都城:巴格达;最高统治者称谓:哈里发;最重要部门:财务、税务。经济:经济繁荣,手工业、商业发展,从事陆上、海上贸易文化:a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文献,保存了古典文化,并传回欧洲(特点:包容性,开放性);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艺术、科学、思想等各领域取得重要成就;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阿拉伯数字)b代表性成就:《一千零一夜》/《天方夜谭》二、奥斯曼帝国:26
兴起与发展:13世纪兴起于小亚细亚,1453年攻占君士坦丁堡,改名伊斯坦布尔;16世纪地跨欧亚非。信奉伊斯兰教,政教合一。奥斯曼帝国对过往商品征收重税,东西方商贸受阻,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动因之一。政治:(政教合一),最高统治者称谓:苏丹(宗教领袖、国家和军队主宰,全国土地的最高所有者);经济:15-16世纪繁荣,首都伊斯坦布尔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中心;控制亚欧商路,征收重税。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一)中古时期的印度1.笈多帝国:建立时间:4世纪宗教:印度教2.德里苏丹帝国:建立时间:13世纪初宗教:伊斯兰教政治统治:最高统治者——苏丹;地方制度——行省制度(二)中古时期的日本1.兴起:秦汉之际中国移民迁入,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2.大化改新:时间:646年特点:模仿隋唐制度、学习中国结果: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国家。10世纪:中央集权体制瓦解12世纪末:进入幕府时期特点:a天皇——无实权,名义上的领袖b将军——掌握实权c武士与将军——主从关系,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兵役等义务。3.德川幕府的统治:17世纪——19世纪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三)中古时期的朝鲜(自己补充)第5课古代非洲与美洲古代非洲文明:西非:①班图人:培育甜高粱、西瓜、棉花等驯养牛羊,冶铁技术。11世纪末建立津巴布韦,遗址大津巴布韦。②8—15世纪,马里征服加纳,桑海利用马里内乱崛起,拥有黄金资源和象牙。马里城市廷巴克图;桑海在16世纪鼎盛,末期外来侵略而衰落。26
东非:①4世纪埃塞俄比亚地区阿克苏姆王国;10-15世纪,受农业的进步、环印度洋贸易和伊斯兰教影响而兴起的桑给巴尔、蒙巴萨和摩加迪沙,对外贸易发达。古代美洲文明:由印第安人创造,培育出马铃薯、玉米、花生等。①玛雅文明:尤卡坦半岛,种植玉米,金字塔庙宇,陶器,20进制,“0”的概念,发明独特的文字。15世纪中期衰落。②阿兹特克文明:14世纪兴起于墨西哥地区,16世纪鼎盛。“浮动原地”扩大耕地面积;都城特诺奇蒂特兰。③印加文明:12世纪以库斯科为都城,13世纪崛起。15、16世纪鼎盛,国王是最高统治者,。古城马丘比丘城遗址。(其余还有自己补充)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一、全球航路的开辟1.动因(为什么要开辟):根本原因: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其余略,书上有)2.条件(为什么能开辟):①政府(王室)的支持;②地圆说的流行③丰富的航行经验,地理知识的丰富及航海技术的进步。3.过程:①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绕过好望角到达非洲东海岸;②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在西班牙女王的支持下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开辟了从欧到美洲的新航路;③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在国王支持下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开辟欧亚贸易主干道;④1519-1522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在西班牙支持下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证明地球是圆的。4.其他航路的开辟:①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纽芬兰岛;②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到达北冰洋地区;③17世纪,效力于荷兰的英国航海家哈德逊多次探索北冰洋到亚洲的航线;26
④南半球: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合恩角;1642-1643年,荷兰人塔斯曼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这些航海探险进一步丰富了人类的地理知识,开辟了众多航线,建立了大洋和大陆之间的直接联系。5.对哥伦布的评价:积极的一面,发现新的大陆,促进世界连成一个整体,是人类航海史上的壮举等等;消极的一面,给美洲地区印第安人带来灾难甚至是对其文明毁灭性的打击。(要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6.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开辟的对比:①从根本上来说,东西方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封闭的小农经济和外向型的商品经济,这导致双方除护航目的的不同:郑和为宣扬国威,而西方航海家们则为了寻求金银和市场甚至传播基督教;②从性质上来看,郑和远航是一种政治行为,而西方则是一种经济行为;③从影响上来看,郑和远航一方面消耗了国力,客观上也促进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新航路的开辟则是加速了世界连成一个整体的进程,加强全球经济联系,也给非洲美洲乃至亚洲人民带来灾难。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1、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①人口迁移:美洲、大洋洲、非洲和亚洲等地区都有族群混合现象。②物种交换③疾病传播:④商品世界性流动:A.大西洋三角贸易(黑奴贸易);B.葡萄牙为主的印度洋贸易和以西班牙为主的太平洋贸易,其实都围绕着中国在进行。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也逐渐形成。2.世界格局的演变:①早期殖民扩张:新航路的开辟拉开了欧洲海外扩张的序幕,葡萄牙和西班牙很快走上了大规模殖民掠夺的道路。26
②欧洲社会转型:对欧洲:改变了世界格局和历史发展进程,西欧资本主义获得发展。(1)“商业革命”:商业贸易的大扩张使商品种类与流通量增长,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新的商业模式出现;(2)“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投机活跃。封建领主经济地位下降,商业资产阶级实力上升,封(封建制度)衰资(资本主义)兴,社会转型。同时,荷兰,英国、法国等国家也相继崛起。③世界格局演变:世界性贸易和殖民活动使得欧洲逐渐占据优势并称霸世界,亚洲、美洲和非洲则逐渐沦为欧洲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形成了近代东方从属于西方的世界格局。第四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文艺复兴(1)含义:略(2)原因a根本原因:资本主义萌芽b文化基础:西欧文化自身的传承与发展c中坚力量:具有新思想的学者文人(3)实质:创立符合新兴资产阶级需要的新文化(4)精神内核:人文主义(5)人文主义的内涵/实质(需要理解):a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升人的地位,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b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腐败和腐朽思想,崇尚理性;c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追求现世社会的幸福生活d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6)代表人物26
a“文学三杰”(14世纪):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文艺复兴之父”)、薄伽丘(《十日谈》)——讽刺教会的封建腐朽,宣扬人性的自由。b“美术三杰”(15世纪):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大卫》《摩西》《创世纪》、西斯廷教堂天顶画)、拉斐尔(《西斯廷圣母》《雅典学院》)——运用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突破了中世纪呆板僵硬的风格,描绘现世生活,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c莎士比亚《哈姆雷特》《李尔王》——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的道德理想和政治观念。(7)影响文艺复兴为古典文化注入了时代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秩序,解放了长期被宗教戒律压抑的人性(主要指性欲和物欲),使人们开始更多地关注人本身和现世世界。2.宗教改革(1)背景: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越来越多的质疑,人们对罗马教廷的长期盘剥日益不满。(2)序幕(标志):1517年(德)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3)马丁·路德(路德派)主要观点a因信称义(与“因行称义”相对)、信仰得救(人的灵魂的获救靠自己的信仰,不靠繁琐的宗教仪式)b上帝面前人人平等c主张建立独立的民族教会和廉俭教会,力主用民族语言(而非拉丁语)进行宗教活动d原则:“教随国定”(4)其他国家的宗教改革:瑞士加尔文派;英国国教(5)实质: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在宗教外衣掩饰下发动的反对封建统治和罗马神权统治的社会思想运动。(注意:宗教改革只是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但其仍信仰上帝、《圣经》,并成立了新的教会组织。因此,宗教改革并未否定基督教本身。)(6)影响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b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26
c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d推动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文化教育的发展3.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1)原因: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深入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发生了革命性变化。(2)时间:16-17世纪(3)主要成就:a(波)哥白尼:“日心说”(《天体运行论》)——否定教会“地心说”,建立新的宇宙观b(英)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确立了较为完整的力学体系,为近代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c近代科学在光学、热学、电磁学、解剖学等领域也取得了巨大进步(4)影响a科学革命形成了重视经验和事实的理性化思维方式,确立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归纳、和综合等基本途径发现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b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4启蒙运动(1)背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学革命→思想解放,资产阶级要求摆脱专制王权和教会的思想束缚。(2)含义:以理性和科学的光芒,驱散愚昧、迷信、宗教狂热和专制统治带来的黑暗。(“启蒙”原意为“光明”“智慧”)(3)发展过程:17世纪:英国早期启蒙思想;18世纪:法国成为中心;18世纪后期:高潮&在欧美扩展(4)精神内核:理性(强调独立思考与自主精神)(5)代表人物及主要观点a(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立法、司法、行政(源于英国洛克)b(法)伏尔泰(《哲学通信》):寄希望“开明”君主进行改革(“开明君主专制”),建立君主立宪制c(法)卢梭(《社会契约论》):主权在民、直接民主(前面三个识记)d(英)洛克26
e(英)亚当·斯密(《国富论》):“现代经济学之父”,主张“劳动价值论”f(德)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启蒙思想集大成者,主张独立思考、理性判断、民主、自由、平等(6)影响a进一步解放了人们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做了理论准备和舆论宣传。b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这些国家建立资本主义制度。c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精神武器。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原因:社会矛盾——资产阶级、新贵族与专制王权的矛盾(2)时间:1640-1688(“光荣革命”)(3)成果:1689《权利法案》、1701《王位继承法》——目的:限制王权(4)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最高权力机关——议会,议会多数党组阁,内阁掌握行政权,对议会负责(1721年沃波尔担任第一任首相,责任内阁制形成)议会分为上院(贵族院)和下院(平民院),下院由选举产生,拥有实权。(首相官邸:唐宁街10号)(5)影响a“君权神授”被否定,确立“议会之上”原则,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b以和平手段把英国改造成君主立宪制国家,为英国开辟了和平渐进的发展之路。6.美国独立战争(资产阶级革命)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与完善(1)背景:社会矛盾:英国殖民者和北美人民之间的矛盾(2)过程:1775年:莱克星顿枪声;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1781年:华盛顿率大陆军击败英军1783年:英国承认美国独立(3)双重性质:民族独立运动&资产阶级革命26
(4)影响:a促进了欧洲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b为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提供了先例(5)美国的总统共和制a1787年制定宪法(费城制宪会议),确立三权分立原则(国会、总统、法院)b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联邦政府有最高权力,各州有一定自治权,与单一制对应,如中国)c对美国1787宪法的评价(正/反):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承认奴隶制,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与白人男子相等的公民权利(6)美国内战a原因:南北方矛盾重重(特别是奴隶制存废问题)b时间:1861—1865年c重要文件:林肯政府颁布《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d结果:维护了美国统一;基本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在法律上承认黑人公民权利,为美国的发展和迅速崛起奠定了基础(但黑人仍备受歧视)。7.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及其影响(1)背景:a法国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的矛盾b启蒙思想的影响(2)过程1789年7月14日:法国民众攻占巴士底狱1789年8月:议会颁布《人权宣言》(《人权与公民权宣言》)1791年:年议会颁布宪法1799年:拿破仑建立军事独裁统治1851年:拿破仑帝国覆灭(3)《人权宣言》原则:人权、自由、平等、法治、人民主权和保护私有财产26
8.俄国农奴制改革(1)时间:1861年(2)内容:农民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获得土地(3)其他改革:实行地方自治和地方选举、实施统一的司法制度,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义务兵役制,刺激工商业发展(4)评价:自上而下的改革使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但没有直接触及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改革不彻底)9.意大利的统一(1)1861年:建立意大利王国(革命、反侵略战争),君主立宪制(2)1870年:意大利统一(从奥地利、法国收复失地)10.德意志的统一:1871年,“铁血宰相”俾斯麦建立德意志帝国,实行君主立宪制11.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面临沦为半殖民地的民族危机(2)时间:1868年(3)措施:a加强中央集权,废除封建等级制度b推行三大政策: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c制定宪法(1889《大日本帝国宪法》)(4)政治:a天皇神圣不可侵犯、统揽一切b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5)影响:保留了大量封建势力,官僚寡头和军阀掌握实际权力,成为军国主义的社会基础。日本很快开始对外侵略扩张。12.对资本主义制度的评价/认识26
(1)进步性:与封建制度比较,是巨大历史进步,生产力得到快速发展。(2)局限性:仍然是一种剥削制度,列强大肆推行殖民扩张政策,使亚非拉地区成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对其进行压榨和掠夺。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叶,大约100年)1.背景(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2)劳动力因素:出现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圈地运动)(3)市场因素:国内市场(资本主义发展)、海外市场(殖民扩张)(4)技术因素:生产技术不断提高(5)主观因素:科学家热心于改进生产技术2.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3.近代工厂的开端: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4.领域(1)纺织业: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2)能源动力:1782年瓦特试制出“复动试蒸汽机”,1785年进一步改进蒸汽机并在棉纺织厂使用——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3)交通运输:19世纪初,汽船、火车——人类进入“蒸汽时代”。5.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机器制造业实现机械化6.扩展(辐射效应)(1)英国→欧洲大陆、北美(2)大西洋两岸→内陆(3)各国推动:立法、税收、直接投资(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期,大约30年)26
1.背景(1)社会稳定(2)经济发展(3)科技发展2.表现(1)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2)内燃机的创制和应用——汽车、飞机;(3)化工、石化发展;(4)新技术改造旧产业。(三)工业革命的影响1.生产力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给实现了工业化的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繁荣: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发生重大变革: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科学化管理。3.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中间阶层力量开始发展。4.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5.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6.改变了世界面貌,联系日益机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帝国主义),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四)两次工业革命之比较1.相同点:(1)背景:都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2)过程:都在动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3)结果: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都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变化;都引起了社会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引起了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促进作用;都引起了思想领域的变化。2.不同点:(1)背景:发生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2)开始部门:从棉纺织业(轻工业)开始/从重工业变革开始(3)开始地区:英国/几乎同时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发生 26
(4)发明者:主要是工匠/主要是科学家 (5)重大发明成就:蒸汽机的使用/电力的应用(6)对生产组织的影响:资本主义工厂制确立/各行业垄断组织形成(7)对社会关系的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a近代两大对立阶级形成;b英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a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产生垄断组织;b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8)对世界市场的影响: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向纵深发展二、马克思主义(一句话定义: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1)经济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矛盾尖锐。(2)阶级基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历史舞台: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普选权)、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黑格尔的辩证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科学社会主义源于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法国圣西门、傅立叶、英国欧文——主张建立理想社会,但没有找到正确途径,脱离实际。)(4)主观因素: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努力和奋斗。2.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2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背景:将“正义者同盟”改组为“共产主义者同盟”后起草的纲领。(2)意义:◎揭示了一个现实;资本主义的残酷剥削必将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论证了一个规律: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26
◎宣告了一个使命: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掘墓人和共产主义建设者;◎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1)剩余价值学说(1867年出版《资本论》):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削的秘密。(2)唯物史观。4.马克思主义的影响/意义①性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③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④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⑤始终站在时代前沿(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⑥成为西欧工人运动的指导思想;(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1864年:“第一国际”在伦敦成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2.1871.3-5:巴黎公社(第一国际的成员有参与,但没有受到马克思主义的直接指导)(1)背景: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战败,法国面临空前的民族危机。(爆发具有偶然性,失败具有必然性)(2)措施:略(3)意义:◎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为国际工人运动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一、拉丁美洲的殖民地化1.16世纪中叶,西班牙占领了除巴西以外的大部分美洲。葡萄牙占领了巴西。他们都派总督进行管理。2.殖民者在拉丁美洲实行专制统治,推行农奴制,发展种植园经济,疯狂开采金银矿,掠夺了巨额财富,屠杀印第安人,贩卖黑人奴隶,垄断殖民地贸易,限制了殖民地经济的发展。二、亚洲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1.16世纪中叶葡萄牙建立了包括中国澳门在内的十几个商站。2.16世纪中叶西班牙入侵菲律宾。26
3.到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几乎控制了印度全境。19世纪末,英国已将缅甸和马来半岛的大部分变成殖民地,4.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侵占印度尼西亚。5.19世纪末法国侵占了越南柬埔寨和老挝。1.19世纪末美国从西班牙手里夺得菲律宾。2.7.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法俄等国纷纷在奥斯曼帝国扩大势力范围。8.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和英国分别在伊朗北部和南部划分势力范围。9.鸦片战争后,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1910年日本吞并了朝鲜半岛三、西方列强瓜分非洲1.1882年,英国占领了埃及,还对苏丹进行武力扩张。2.法国在19世纪30年代入侵阿尔及利亚,并向突尼斯和摩洛哥扩张。3.1884年英法德等国在柏林召开会议,通过了“有效占领”原则,这次会议也是一次“地图上作业”的会议。四、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20世纪初,整个世界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起来。殖民体系的形成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连为一体,同时给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形成了人类社会上有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的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的极不合理的状态。第13课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一、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1.1804年海地的独立,拉开了拉丁美洲民族独立运动的序幕。2.在玻利瓦尔和圣马丁等人的领导下西属拉丁美洲殖民地于1826年基本实现了独立。3.1822年,巴西摆脱葡萄牙的统治获得独立。4.1823年,美国总统门罗发表宣言,宣布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将拉丁美洲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美国在对拉丁美洲进行经济侵略的同时,还进行武力干涉,这就是所谓的“金元外交”和“大棒政策”。5.1910年,墨西哥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917年墨西哥颁布了资产阶级宪法。26
二、亚洲的觉醒1.1905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出现新高潮。以提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激进派主张联合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一切形式的斗争,推翻殖民统治,实现民族独立。1908年孟买工人的政治大罢工,表明印度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斗争的舞台。2.1905-1911,伊朗发生立宪革命。制定伊朗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规定伊朗为君主立宪制国家。3.1911年中国爆发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三、非洲的抗争1.1882年阿拉比领导埃及居民进行反抗英国的斗争,后抵抗失败,英国占领埃及。2.1881年苏丹爆发马赫迪领导的反英大起义,起义失败,英国控制了苏丹。3.1894年埃塞俄比亚皇帝孟尼利克二世发表《告人民诏书》,号召人民抗击侵略者,保卫国家的独立,在1896年打败侵埃意军。埃塞俄比亚保持了自己的独立。第七单元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国际秩序的演变第14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一、背景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重新瓜分殖民地的争斗导致矛盾不断激化(根源)。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二、一战的过程一战的性质:是列强的掠夺和侵略战争。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1、第一阶段(1914—1915)(1)施利芬计划:避免两线作战,要先发制人,迅速决战,马恩河战役,德战败,“速决战”破产。(2)1914年日对德宣战,占领了德在中国租借地山东半岛,次年便向中提出二十一条,企图灭亡中国。2、第二阶段(1915—1916)(1)战争处于胶着状态(2)1915年,意大利在英法拉拢下,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3)1916年,三大决战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3、第三阶段(1917—1918)美国对德宣战、中国参加协约国作战、俄国退出一战三、一战的结束及影响26
(1)一战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2)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3)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4)战争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反对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四、一战后的国际秩序: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①构成一战后资本主义国际新秩序,使资本主义20年代进入相对稳定时期;②没有消除大国矛盾,反而埋下更大的冲突的种子。国际联盟:①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和平②“全体一致”原则实质:英法操纵下的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第15课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一、列宁主义的形成(一)形成过程:1895年,列宁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1900年初,7月创办《火星报》,为俄国建立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二)形成标志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召开第二次代表大会。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三)主要内容(1)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2)俄是帝国主义链条中最薄弱的一环(3)社会主义可能先在少数甚至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4)工人阶级要以暴力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四)历史意义(略)二、革命1、二月革命时间: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地点:彼得格勒结果: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四月提纲》指方向:指明了从资级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方向。3、七月事件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和平夺权已不可能。布尔什维克党确定了武装起义的方针。4、十月革命时间: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地点:彼得格勒结果:推翻了资阶临时政府;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性质: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1)对俄国:结束了剥削阶级在俄国的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国家(2)对世界: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开创了世界历史的新纪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局面。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三、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夏——1921)(1)背景:①形势: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的敌对势力联合起来,企图扼杀新生的苏维埃政权。②目的:为了把有限的力量集中起来保证战争的胜利。(2)内容: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最重要);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贸易:取消自由贸易;④分配:实行粮食和日用工业品的配给制。26
(4)影响:余粮收集制保证了前线的粮食供应,缓解了城市饥荒;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战后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新经济政策”(1921——20c30)(1)内容:①重心是调整国家与农民的关系,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②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2)作用:稳定和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斯大林体制的表现: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农业:农业集体化(集体农庄);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4.评价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1)积极: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强大国家的基础,为后来取得卫国战争胜利创造了物质条件。(2)消极:①苏联的发展模式排斥市场经济;②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第15课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背景:一战削弱了帝国主义势力;十月革命的感召;民族意识的觉醒;④民族工业的发展。二、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概况1.东亚: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新高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924年国民大革命)2.东南亚:1920印尼共成立。1926-1927反荷兰起义.1927印尼民族党(苏加诺)3.南亚: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以爱、真理和非暴力争取印度自治和独立,以及通过动员群众,运用非暴力不合作策略与英印当局进行斗争。1920-1922阿姆利则惨案引发斗争。1930-1934开展食盐进军。1940-1942要求英国退出印度)4.非洲:独立意识的觉醒①埃及:扎格鲁尔为首的华夫脱党,迫使英国承认其独立,但英仍保留一些特权1922-1923君主立宪并颁布宪法。护宪运动未能使英国放弃特权。②里夫(摩洛哥):克里姆,多次打败西班牙、法国侵略军.1923建立里夫共和国。1926年被西、法扼杀。③埃塞俄比亚:1935,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41恢复国家独立。4.拉丁美洲:民族民主革命与改革(20世纪二三十年代)阿根廷:共产党领导工人反对外国资本的罢工智利:左派及其他社会阶层成立反法西斯民族阵线联合政府尼加拉瓜:1926,桑地诺以玻利瓦尔为精神之父,以“把美国侵略者赶出国土”为目标,高举象征“自由或死亡”的红黑双色战旗,与美扶植的反动独裁政权展开武装斗争。迫使美于1933年撤出,次年桑地诺遭刺杀。被誉为“人民的良心“,”美洲自由的标志”。墨西哥:1917年墨西哥宪法颁布后,卡德纳斯改革。对内推行土地改革,改组国民党;发展教育,限制教会,遏制军人势力;对外捍卫国家主权和本国资源,将石油行业收归国有,引领墨西哥走上现代化之路。三、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亚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动摇了世界殖民体系,成为影响国际秩序的重要因素。第1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的形成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26
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2.具体原因:(1)经济大危机使各国经济陷入低谷,并激化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2)德、意、日等国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满,力图摆脱其束缚。(历史原因)(3)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意日建立法西斯专政。意大利:1919,墨索里尼成立“战斗的意大利法西斯”,后更名为“国家法西斯党”。1922年建立法西斯政权。德国:1920,希特勒“纳粹党”日本:1921,岗村宁次、东条英机(4)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形成。在亚洲,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1936年,日本建立军事法西斯专政,以扩大对外侵略为基本国策。在欧洲,1933年,纳粹党攫取德国政权,建立法西斯独裁统治。1935年,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1936年,意、德结成轴心国。(5)英法大国的绥靖政策助长法西斯侵略气焰。慕尼黑阴谋: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并对捷克斯洛伐克提出领土要求。英法实行绥靖政策,与德意签订《慕尼黑协定》,把苏台德等地区割让给德国,绥靖政策达到顶峰,进一步鼓励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1、亚洲(1)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变,发动了侵华战争,拉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序幕。(2)1937年7月7日,日本制造七七事变,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爆发的标志。2、欧洲(1)1939年9月德国“闪击战”突袭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2)德国迅速占领欧洲大部分地区,法国投降,英国坚持抵抗。(3)1941年6月德国入侵苏联,苏联战场成为抵抗纳粹德国的主战场。3、全球战争1941年12月,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美国对日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展到全球阶段。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建立1942年1月,以美、英、苏、中为首的26个国家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建立世界反法西斯同盟。5、重大战役1942年苏德战场是斯大林格勒战役,也是二战中最大的转折点;北非战场的转折点是阿拉曼战役;太平洋战场转折点是中途岛战役。6、二战结束1945年5月8日,德国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中国抗战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四、战后的国际秩序建立——雅尔塔体系1、雅尔塔体系评价:①积极:雅尔塔体系以建立和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标,提倡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共处与合作。用和平方式、协商谈判来解决争端,维持了战后的总体和平。②消极:它是大国相互妥协的产物,带有明显的强权政治色彩,严重损害了一些国家的利益。2、联合国时间:1945年10月24日成立的联合国,性质:作为由主权国家组成的国际组织,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加强国际合作,促进全球经济社会发展。26
原则:联合国吸取国联的教训,将制裁侵略的权力集中于安理会,实行形成实质性事项的决议需要五个常任理事国一致同意的“大国一致”原则。“大国一致”意义:使和平解决争端和制裁侵略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意义: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缓和国际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方面,在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国经济、科学、文化的合作与交流方面,都发挥着相当积极的作用。五、二战的影响①给人类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②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遭受致命打击,各国的国力也受到严重消耗;③美国和苏联空前强大。④国际格局:确立雅尔塔体系,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成为国际格局从欧洲中心走向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的真正转折点)。第18课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一、冷战与两极格局1.冷战的概念(略)2.冷战形成的背景(1)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框架;(2)“二战”结束后,美苏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3)美苏成为势均力敌的两个超级大国;(4)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5)美战后欲称霸世界,将苏联视为最大障碍。苏联努力扩大在东欧的影响,与美国矛盾尖锐;3.两极对峙格局的表现4.“马歇尔计划”直接目的: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根本目的:控制西欧,遏制苏联,最终达到称霸世界的目的。二、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1、冷战的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双方既有缓和,又有激烈对抗。其中1958年第二次柏林危机和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带来的战争风险空前严重。2、多极力量的成长(1)欧洲共同体的成立和发展(2)1956-1973年日本经济的“起飞”(80年代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并追求成为“政治大国”(3)东欧国家反对苏联控制的斗争,中苏关系的破裂,表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开始瓦解。(4)中国:两弹一星(1964、1967、1970);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尼克松正式访华(1972);成为不可忽视的国际政治力量。(5)第三世界的兴起:万隆会议(1955)年与不结盟运动(1961),是发展中国家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标志。多极化趋势出现,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了有力冲击。三、两极格局的瓦解26
两极格局的瓦解(1991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第19课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一、国家的宏观调控1、背景(1)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暴露了自由放任的弊病;(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生死存亡教训;(3)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冲击与影响。2、国内—国家干预经济(1)措施:加大政府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利用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2)影响:积极:50年代——70年代初,“黄金时期”;消极:70年代,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停滞+通货膨胀)。各国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3、国际——建立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1)组成:金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投资:世界银行(1945);贸易: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48)——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2)评价:有利于加强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但美国居于主导地位。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背景(1)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相对论和量子理论)(2)两次世界大战的促进2、内容: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电子计算机与互联网、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新材料的出现、生物工程技术3、影响: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升了社会生产力。三、社会结构的新变化1、表现(1)农业和工业的人口比重下降,服务业的人口比重增加。(2)“中间阶层”的人数增加。2、实质:社会结构多层次化现象是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在生产关系上的反映。四、“福利国家”1、含义: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2、评价:(1)在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一定积极作用。(2)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当70年代发生“滞涨”后,西方国家减少社会福利。五、社会运动1、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反对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20世纪60年代)马丁路德金2、妇女运动,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3、学生运动,反对越南战争。第20课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改革的背景:(1)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2)但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3)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1、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年)(1)背景:斯大林体制弊端显露(2)主要内容:①政治: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②经济: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突破口侧重点);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3)效果:①积极:注入了某些市场经济成分,打破了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取得了一些成效。26
②局限:但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比例仍然严重失调。没有对斯大林的功过作出全面科学的分析,造成严重的后遗症。2、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年):(1)主要内容:在工业领域推行“新经济体制”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突破口侧重点),利用奖金等经济杠杆促进企业改善管理、提高效益。(2)效果:改革只是对传统体制的修修补补,效果有限。执政后期,热衷于树立个人迷信,专断作风日趋严重;加之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各项工作缺乏活力,社会矛盾丛生,发展缓慢。3、戈尔巴乔夫改革(1985—1991年):(1)主要措施:①经济:1985年开始进行经济改革,承认市场调节在社会主义经济中的作用。②政治:经济改革成效甚微的情况下,把改革重点转向政治领域,取消苏共领导地位,放弃社会主义制度,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和多党制。③思想:在意识形态上抛弃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行“多元化”,造成思想混乱,民族主义随之兴起。(2)结果: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苏联解体的原因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现实原因:戈尔巴乔夫的改革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二、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1、建设/改革的背景:(1)成就: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前后,东欧各国人民在苏联的帮助下建立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并着手恢复经济,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2)弊端:大多采取苏联模式,造成国民经济比例失调。2、南斯拉夫改革(1950年)(1)内容:建立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通过权力下放,调动地方、企业和群众的积极性。(2)效果:促进了经济发展。但改革导致地方主义抬头,民族问题尖锐,为后来国家的分裂埋下了隐患。3、其他国家: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的改革也曾取得显著成效。4、东欧剧变:(1)背景:①东欧各国的改革都没有突破苏联模式的束缚,到20世纪80年代,一些东欧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政局剧烈动荡。②苏联鼓励东欧改革和西方“和平演变”战略的影响。(2)剧变:本质上都是社会制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三、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1、1949—1978年:(1)1949年10月1日成立;(2)1954年颁布宪法(3)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3、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对世界社会主义理论和建设的重大贡献,在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重大意义。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26
一、发展中国家的成就(看书,略)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看书,略)第九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一、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1、美国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希望建立单极世界,但无力完全主导世界格局;9·11事件后发动阿富汗战争(2001)、伊拉克战争(2003),中东局势进一步动荡,美国背上了沉重的包袱。2、欧盟1993年在欧共体基础上成立,继续向经济和政治一体化迈进,是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3、俄罗斯联邦取代了苏联在联合国的地位,拥有可以与美国匹敌的军事力量,推行多极化外交,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举足轻重。4、日本5、中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正在发挥负责任大国的作用。6、第三世界:第三世界总体实力不断增强,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重要力量。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1、含义: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表现:资本、贸易、生产的全球化。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1)15—16世纪新航路开辟;打破孤立,建立联系;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出现。(2)17—18世纪英荷为代表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3)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4)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和殖民体系最终建立.(5)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货币金融体系和贸易体系建立,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6)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3、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的原因(1)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量。(2)进入90年代,跨国公司迅速发展、世贸组织诞生,进一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发展。(3)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发展,经济全球化成为强劲的时代潮流。(4)两极格局的结束消除政治障碍。4、经济全球化中的问题26
(1)问题:①发达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起主导作用,发展中国家被日益边缘化;②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粮食短缺、恐怖组织活动猖獗等全球性问题日益突出。(2)对策:①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②全人类共同行动,实现可持续发展。5、区域经济集团化:欧盟(1993)、东盟(1967)、北美自由贸易区(1992)亚太经合组织(1989)三、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化1.社会信息化影响:积极: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使世界各国更加相互依存、相互影响。面临问题:如何保卫自己的(信息)安全,成为各国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2.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的基本特征)各国的做法:各国都在努力维护自己的(文化特征),维系自己的文化根脉。中国的态度:在传承和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同时,(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文明交流,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一、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缓和与动荡并存)1.原因:(略)2.相互关系:和平是前提,发展是保障,二战相辅相成。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1、发展方面:(1)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2、和平方面:(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三、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共同发展如何在合作共赢中促进全球共同发展?1、继续发挥二战后建立的主要国际组织发挥全球治理的作用(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等);2、改革原有全球治理机制,建立一些新的国际治理组织和机制(1999年二十国集团、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2009年金砖国家峰会和2015年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3、中国: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中国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积极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2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