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同步练习 8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8 梦游天姥吟留别/登高基础过关练1.下列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并非实指,诗人并不直接说天姥山多高,而是采用对比和衬托的手法,借高数万丈的天台山突出天姥山的高耸入云。B.诗人摆脱了诗律的束缚,随着梦境的变化、情感的转换而遣词造句。这种句法、韵法符合李白狂放的性格、奇绝的想象以及时而低沉时而高昂的情感,达到了内容和形式的高度统一。C.诗中特意提到南朝宋诗人谢灵运,是因为谢灵运在政治失意后游山玩水,曾在剡溪住过,李白有意仿效之。D.这是一首记梦诗,也是一首游仙诗。诗中所写的梦游,也许不完全是虚托的,但诗人逃避现实,消极颓废,不免给人一定的消沉之感。2.下列对《登高》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诗人登高的见闻,诗人对风、天、猿、渚、沙、鸟等景物进行了生动细致的刻画。B.颔联抓住秋日的典型景物——萧萧的落木、滚滚的江水,加以渲染,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C.颈联由写景转向抒情。诗人登高望远,见无边的落木、不尽的江水,联想到自己漂泊万里、暮年多病的处境,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D.杜甫是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人,“艰难苦恨繁霜鬓”表现了他备尝艰难潦倒之苦,仍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3.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中有“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之句,“五岳”指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下面是分别描写它们的诗句,不过次序乱了,请选出符合上面排列次序的一组 ( )①西当绝漠雄秦塞,东控深溟壮帝畿。②回飚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③翠岭千重包楚塞,黄河一线下秦川。④海明日观三更晓,风动天门九夏秋。⑤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A.①③④②⑤ B.④⑤③①②C.④⑤②①③D.④①③②⑤4.下列历史名人与所给的对联对应恰当的一项是( )①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②十年成败一知己,七尺存亡两妇人。③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闾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④生叔季世,有豪侠心,报韩椎秦,兴刘灭项;绝富贵交,为神仙侣,进履辟谷,拜石受书。A.①杜甫 ②张良 ③屈原 ④韩信B.①杜甫 ②韩信 ③屈原 ④张良C.①屈原 ②张良 ③杜甫 ④韩信D.①屈原 ②韩信 ③杜甫 ④张良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运用夸张手法直接描写天姥山巍峨、挺拔的诗句是“ , ”。 ,(2)《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转入梦境的过渡句是“ , ”。 (3)阅读经典,我们可以感受古人的胸襟与情怀,《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 , ”道出了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不屈。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李白醉心于天姥山迷人的景色,不知不觉天色已晚的句子是“ , ”。 (5)《登高》中,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笔,融入了久客最易悲秋、多病独自登台的感情的句子是“ , ”。 (6)“文章憎命达”,这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而他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登高》中“ , ”两句,形象地反映了他生活的窘迫和命运的坎坷。 (7)《登高》中,写远望所见,用传神之笔描写凄冷秋色和长江气势的句子是“ , ”。 (8)《登高》中,“ , ”一联,动静对比,色彩鲜明,描绘出有声有色的秋江图景。 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前人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此语当然有理,不过,在过去的时代里,不仅国家不幸,① ,才能写出血泪交融、与苍生息息相通的诗文。如果屈原得意于庙堂之上,李白沦为供奉之臣,杜甫也居画屋高楼之中,② ,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一样。柳宗元在政治上遭遇失败,生活上也坎坷困顿,但令他的政敌始料不及的是,生活底层的陷阱与荆棘造就的却是中唐一流的哲学家、思想家、散文家和诗,人。在“永贞革新”中,柳宗元是败军之将;但在文学领域,③ 。在中国的诗歌史与散文史上,他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片段读写练一、(2019北京四中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长相思李白长相思,在长安。络纬①秋啼金井阑②,微霜凄凄簟③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美人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注] ①络纬:昆虫名,俗称纺织娘。②井阑:水井栏。③簟:竹席。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长相思,在长安”开篇点题,既点明了思慕对象的所在之地,又借抒发思慕之情,表达了对政治理想的追求。B.“孤灯不明”“卷帷望月”,透露出主人公的孤凄之感、思念之情,“空长叹”则直接表达了绵绵不绝的愁思与怅恨。C.“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两句,描绘出天色阴沉、水波不兴、黯淡哀伤之景,同时又不失开阔、壮美之感。D.从一开始的“长相思”到中间的“思欲绝”,再到结尾的“摧心肝”,诗中的相思之情逐步深化,感染力也逐渐增强。,2.()“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二、(2020山东师大附中高一月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天末怀李白[注]杜甫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 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赋诗怀念他。3.()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了一层悲愁的氛围。“君子意如何”直言自己的心境,看似不经意的寒暄,实际上是有许多话却不知从何说起,这不经意的言语反而表现出极为关切的心情。B.挚友遇赦,急盼音讯,故问“鸿雁几时到”;潇湘洞庭,风波险阻,因虑“江湖秋水多”,可见诗人想念友人之殷切。C.“文章憎命达”,意谓文才出众者总是命途多舛,语极悲愤;“魑魅喜人过”,隐喻李白流放夜郎是遭人诬陷。这两句诗蕴含哲理,意味深长。,D.这首因秋风感兴而怀念友人的抒情诗,感情十分强烈,但不是奔腾浩荡、一泻千里,而是千回百转,沉郁深微。4.()诗人为什么说“应共冤魂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三、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又 雪[注]杜甫南雪不到地,青崖沾未消。微微向日薄,脉脉去人遥。冬热鸳鸯病,峡深豺虎骄。愁边有江水,焉得北之朝。[注] 永泰元年,杜甫离开草堂,顺江而下,因病暂住云安(今重庆云阳),托冬雪以寄意,作此诗。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了南方雪景,一个“沾”字传神地写出了南方积雪湿重而不够蓬松的特点,突出了蜀地冬季环境的寒冷。B.颔联用两组叠字“微微”“脉脉”,生动地描绘出雪仿佛在含情脉脉地离人远去,表达了诗人对蜀地的眷恋。C.颈联通过“鸳鸯”“豺虎”的对比,揭示了蜀地气候的宜人和环境的雄奇,也为末句写北归长安做铺垫。D.“焉得北之朝”中的“焉得”二字,写出了诗人渴望回到京师的迫切心情。,6.()“愁边有江水”,诗人之愁如汩汩江水。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的“愁”。 四、微写作。7.()结合你对杜甫的了解,发挥想象和联想,写一段文字描绘杜甫的形象。要求:运用第二人称,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0字左右。 三年模拟练(2019河南开封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唐宋时期是中国正统诗文发展的高峰,从唐至今,诗文选本有一两千种。现存的一两千种唐宋诗文选本,可分为唐诗选本、唐文选本、唐诗文选本、宋诗选本、宋文选本、宋诗文选本、唐宋诗选本、唐宋文选本八类。这八类选本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却相对滞后。,从学术价值来说,一是保存文献之功。以唐人选唐诗为例,不少中小诗人的作品因选本才得以留存至今。如刘眘虚诗,《全唐诗》存13首;陶翰诗,《全唐诗》存17首;元结《箧中集》收沈千运等7位诗人诗24首。有些家族性、地域性的选本,辑佚的材料更为丰富。这些选本中还有大量异文,可供参考,如《河岳英灵集》中的李白诗,就有不少异文,有的对研究李白诗歌有重要意义。二是批评史价值。选本对具体作品的选择具有鲜明的倾向性,著名的选本有引导性——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如清人王士祯选《唐贤三昧集》,倡导“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于是清空淡远的诗歌流行一时;沈德潜选《唐诗别裁集》,首重“鲸鱼碧海”“巨刃摩天”之风,兼及王士祯之说,于是平和厚重之风流行。通常选本都有一篇或数篇序言,有的还有跋文,唐宋选本也不例外,这些序跋文或为选者自撰,或为师友所撰,作者常常在文中发表议论,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如殷璠《<河岳英灵集>序》主张“声律风骨”兼备,姚铉《<唐文粹>序》认为“止以古雅为命,不以雕篆为工”,等等,无不对当时文坛产生重要影响。唐宋诗文选本中有大量评点材料,如《河岳英灵集》评李白“白性嗜酒,志不拘检”,评高适“适诗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均被后世奉为圭臬。又如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被称为我国“现存评点第一书”,开古文评点之先河。明清两朝,诗文评点蔚成风气,唐宋诗文无疑是评点家关注的主要对象。从文化价值来看,选本作为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当下的境遇还不尽如人意。要改变这一现状,应从两方面入手:学术层面上,应加大对古代优秀选本整理的力度。现在唐人选唐诗已有较完善的整理本,但宋代至清代的选本,有许多还沉埋在图书馆或博物馆中。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如唐诗选本,最流行的是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诗,选》,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但毕竟是40年前的作品,且选诗数量明显偏少。2013年出版的《唐诗选注评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唐诗选本,该书集选、注、评、鉴为一体,学术性很强,通俗性稍有不足。钱锺书先生的《宋诗选注》久负盛名,但选诗与注释过分展现了学者的学术个性,选诗数量更少。除此之外,还有一两种宋诗选本行世,但影响面有限。建议将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唐诗选》《宋诗选注》《唐文选》《宋文选》及著名诗人个人选本列入大中学生的参考书目,并推出导读系列丛书。(摘编自丁放《唐宋诗文“选本”的现代价值》)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尽管现存的唐宋诗文选本价值很高,但当代的整理研究工作相对滞后,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B.一些家族性、地域性选本中,辑佚的材料更丰富,其中不少异文对研究古代诗歌有重要意义。C.南宋吕祖谦的《古文关键》开古文评点之先河,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D.《唐诗选注评鉴》《宋诗选注》等选本体现了选者极高的学术水平,但通俗性稍有不足。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学术价值和文化价值两方面阐述唐宋诗文选本的价值,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B.文章第二段以大量资料为论据,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增添了文章的学术色彩。C.文章论证唐宋诗文选本的文化价值时,从不同角度展开,层次分明,条分缕析,结构严谨。D.文章在论证唐宋诗文选本价值的基础上,指出了在普及层面上推出新选本的必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宋诗文选本极大地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对文学鉴赏和批评有着重要意义。B.唐宋诗文选本的序、跋文中的学术观点对作家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影响着当时的文坛。C.越来越多的人喜爱唐宋诗文,这与唐宋诗文新选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有很大关系。D.我们通过整理唐宋诗文存世选本,不仅可从中获取学术资料,还可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五年高考练古代诗歌阅读之炼字所谓炼字,就是锤炼诗歌中的字词,使之生动、形象、精练、传神。古人写诗,十分讲究炼字,因为经过锤炼的关键字词,常常是最能表达诗歌情感和体现诗歌语言艺术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李白以夸张、烘托的手法,极言天姥山之高。尤其是“横”“拔”“掩”三字,气象宏大,生动有力。《登高》中,“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在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这些用心锤炼的字词使诗歌意境全出。一、(2017山东,14)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8分)早上五盘岭①岑参平旦驱驷马,旷然出五盘②。,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苍翠烟景曙,森沉云树寒。松疏露孤驿,花密藏回滩。栈道溪雨滑,畬田原草干。此行为知己,不觉蜀道难。[注] ①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春,岑参作为僚属随剑南西川节度使杜鸿渐入蜀平乱,途经五盘岭时作。五盘岭:秦、蜀交界处峻岭,其山道曲折盘旋,故名。②出五盘:攀越五盘山道登上山巅。1.“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中的“斗”“攒”两字,生动传神,所写景物特征鲜明,请作简要分析。(4分) 2.蜀道历来以艰险著称,为什么诗人却说“不觉蜀道难”?请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4分) 二、(2016课标全国Ⅲ,8—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问题。(11分)内宴奉诏作曹翰①三十年前学六韬②,英名尝得预时髦③。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臂健尚嫌弓力软,眼明犹识阵云高④。庭前昨夜秋风起,羞见盘花旧战袍。,[注] ①曹翰(923—992),宋初名将。②六韬:古代兵书。③时髦:当代俊杰。④阵云:战争中的云气,这里有战阵之意。3.诗的颈联又作“臂弱尚嫌弓力软,眼昏犹识阵云高”,你认为哪一种比较好?为什么?请简要分析。(5分) 4.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6分) 三、(2016天津,14)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8分)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5.“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2分) 6.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3分) 7.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3分) ,答案全解全析基础过关练1.D 在诗歌结尾处,诗人直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足见诗人的傲岸不屈、豪迈洒脱,故“逃避现实……消沉之感”说法不当。2.C “流露出生不逢时之感”说法错误,诗人目睹苍凉辽阔的秋景,不由得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故生出无限悲愁,包括羁旅之愁、孤独之感等。3.C ①恒山在山西省浑源县,往西就是塞外,故“雄秦塞”描写的是北岳恒山。②衡山离洞庭湖不远,故“飞花落洞庭”描写的是南岳衡山。③春秋中后期,嵩山南即为楚地,故“包楚塞”描写的是中岳嵩山。④由“日观”“天门”可看出描写的是东岳泰山。⑤华山南接秦岭,北瞰黄渭,故“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描写的是西岳华山。4.B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杜甫曾住在“杜甫草堂”,杜甫自号“少陵野老”,故①对应杜甫。韩信受餐于漂母,因吕后而死,正所谓“存亡两妇人”,故②对应韩信。《招魂》《九歌》是屈原的作品,屈原常用“香草”来代指忠贞之人,故③对应屈原。张良曾为一老人进履,被授予兵书,故④对应张良。5.答案 (1)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 (2)我欲因之梦吴越 一夜飞度镜湖月 (3)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4)千岩万转路不定 迷花倚石忽已暝 (5)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6)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7)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8)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6.答案 ①而且诗人自己也不幸 ②那么中国诗歌定将黯然失色 ③他却是可以昂首阔步的王者,解析 ①处,联系前文的“国家不幸诗家幸”以及“不仅”,可推知此处应填写的内容;②处,前文以“如果”提出假设,此处应填写结论,再联系后文的“如同夜空最灿烂的星辰宣告缺席一样”,可推知此处应填写的内容;③处,填写的内容要与“柳宗元是败军之将”形成对比,以突出其在“文学领域”达到的高度。片段读写练1.C 由诗中“波澜”一词可知,“水波不兴”的说法错误。2.答案 (1)从听觉(络纬秋啼)、视觉(微霜凄凄)、触觉(簟色寒)的角度表明已是深秋时节。(2)诗人借景抒情,描绘秋夜凄清寒冷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凄凉之感和思念之苦。解析 第一问,由“啼”可知是听觉,由“微霜凄凄”可知是视觉,由“寒”可知是触觉。第二问,这两句诗是在写景,在回答时,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内容——手法、图景与情感。3.A “直言自己的心境”错误。“君子意如何”的意思是你现在的心境怎么样呢?“君子”指的是流落远方的李白。这句诗不说自己的心境,却反问远人“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言语,反而表现出最为关切的心情。4.答案 (1)李白流寓江湘,杜甫联想到自沉汨罗的爱国诗人屈原,李白和屈原的遭遇有相似之处,所以诗人飞驰想象,遥想李白会向屈原的冤魂倾诉内心的愤懑。(2)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感到愤慨。解析 “应共冤魂语”虽系想象之辞,但因诗人对屈原十分景仰,觉得他自沉殉国,虽死犹存;李白亟思平定安史叛乱,结果获罪远谪,虽遇赦而还,但不免满腔怨愤,来到前贤沉江之地,难免心有所感,借景寄意。这首诗以秋风起兴,对景相思,设想李白于深秋时节在流放途中,从长江经过洞庭湖一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李白深切的牵挂、怀念和同情,并为他的悲惨遭遇感到愤慨。,5.B A.“突出了蜀地冬季环境的寒冷”错误,应为“突出了南方冬季天气偏暖”。C.“揭示了蜀地气候的宜人和环境的雄奇”错误,应是“揭示了此时此地的气候的恶劣和环境的险恶”。D.“写出了诗人渴望回到京师的迫切心情”错误,应为“感叹来路难回”。6.答案 ①愁自己疾病缠身。诗人年老多病,云安气候恶劣、环境险恶,不可久居。②愁何时才能回到京城。人已老,抱负未实现,去路遥遥,漂泊不定。③愁安史之乱后蜀中大乱,心忧天下百姓。解析 首先,明晰诗歌的抒情文脉,一般为先写景,后抒情,本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感怀,符合即景抒怀的文脉;其次,结合诗歌注释,知人论世,分析作答。7.写作指导 写作时要有条理,注意详略得当,突出杜甫的神韵,体现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另外,也可以适当引用杜甫的名句,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以增添文采。三年模拟练1.C “引导了明清两代文学发展的走向”于文无据。2.A “并就两方面的关系进行了论证”错,文章是平行展开这两部分内容的,并没有论证这两个方面的关系。3.D A.“唐宋诗文选本极大地推动了唐宋时期的文学创作和发展”错。原文是“著名的选本有引导性——引导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文学发展的走向”,所以选项中的“唐宋诗文选本”应为“著名的唐宋诗文选本”,“唐宋时期”应为“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间”。B.“对作家风格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许多重要的学术观点即产生于此”。C.“唐宋诗文新选本的日益增多和普及”错误,原文是“普及层面上,与广大受众对唐宋诗文的喜爱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目前流行的选本尤其新选新注本数量太少,影响不大”。,五年高考练1.答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重叠之态。解析 解答此题,可按照阐释词义、明确表现手法、描绘“斗”“攒”所展现的图景、概括景物特征四个步骤进行。“斗”“攒”两字都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斗”字将高耸的山崖人格化,江流回转曲折,两岸山崖遥望对峙,如同相互争斗一样;而“攒”字将群峰人格化,描绘了太阳被遮挡时群峰聚集的画面。解题技法巧析炼字题1.将字词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去分析。2.从遣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3.联系诗歌的情感或主旨进行分析。答题步骤第一步指明要鉴赏的字词,并简要解释这个字词在诗句中的含义。第二步判断该字词所使用的手法,首想修辞。第三步把该字词还原到诗句中,展开想象和联想描述这个字词(与整个诗句)所展现的景象。第四步简明指出这个字词营造了怎样的氛围或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题口诀 结合语境先释义,展开想象描画面,结合语境谈情感。,2.答案 ①诗人入蜀是为报知己,为平蜀乱,虽然途中山峦重叠、险滩暗藏,但不觉艰险。②诗人登上山顶后,心旷神怡,因此所观之景虽奇险但他感觉富有情趣。解析 通读全诗,可知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蜀道沿途景色优美,二是诗人报友心切。回答此题时,从以上两个方面入手,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即可。3.答案 观点一:作“弱”“昏”好。①“臂弱”“眼昏”表明作者承认自己年老体衰的客观事实,但强调即便如此,也还是能够去冲锋陷阵;②更强烈地表现出作者只要一息尚存,就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观点二:作“健”“明”好。①“臂健”“眼明”表明作者认为虽然岁月流逝,但身体依然强健,当然还可以冲锋陷阵,为国驱驰;②表现出作者心存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而忘记自己老之将至。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若认为作“健”“明”好,则联系诗句,分三步解答:第一步,解释含义,“臂健”“眼明”指臂膀健硕、眼睛明亮;第二步,将其放在语境里理解,“尚嫌”“犹识”强调尽管岁月流逝,但身体强健,仍识得战阵;第三步,体会感情,全诗表达了作者随时准备杀敌报国的坚定信念。认为“弱”“昏”两字较好,作答时也可分为以上三步:“弱”“昏”指体弱眼花,表达作者虽承认自己年老体衰,但依旧不忘杀敌报国的刚毅精神。4.答案 ①曹诗写自己虽已年老,但报国之心犹存,重在表达“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②辛词通过追怀金戈铁马的往事,表达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 由“三十年前学六韬”可知作者此时年事已高;“不为家贫卖宝刀”表示作者一直把宝刀藏在身边,时刻准备为国效力;“尚嫌弓力软”“犹识阵云高”表明作者认为自,己还能上阵杀敌。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虽然年事已高,但报国之心犹存的思想感情。辛弃疾《破阵子》的末句“可怜白发生”以沉痛的笔调表达了英雄白首、功业未成的悲慨。5.答案 “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或“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心态。解析 这是一道炼字赏析题,首先确定用哪个字更好,然后可从结构、内容等方面来说明理由。如认为“望”更好,可从与题目相照应、与后文的关系等方面说明理由;如认为“空”更好,可从其所传达的意思、所传递的情感、所营造的意境等方面说明理由。6.答案 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解析 本诗颔联中,“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原”是静态描写,由此可知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秋原人外闲”,用秋原的空阔来表现诗人的心境,可知采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7.答案 一个“闲”字,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闲境之美、闲适之情。解析 这道题问的是对一个字的理解,实际上是要求扣住“诗眼”进行分析。“你如何理解”,既可以写出你对诗中所写“闲”字的内涵的理解,也可以写自己由此诗生发的联想。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