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人教版
>
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
项脊轩志 归有光
>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7课项脊轩志教案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六单元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第27课项脊轩志教案3(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项脊轩志教学目标掌握“顾、稍、置、去、归”等文言词语的意义、用法。导语设计明代有一位著名的散文家曾被当时人称为“今之欧阳修”,他的散文被誉为“明文第一”,这位作家就是归有光。归有光的散文“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通常借记叙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代表作《项脊轩志》。项脊轩是归有光的书斋名。一说其远祖归道隆曾居住在太仓项脊泾,作者以“项脊轩”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有追念祖先的意思。一说,言其窄小,如颈背之间,故名。轩,这里指小屋,即书斋。志,记的意思,它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项脊轩志》又作《项脊轩记》,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介绍作家作品(1)关于作者:他是明代“唐宋派”的代表作家,其散文源出于《史记》,取法于唐宋八大家,被誉为“明文第一”(黄宗羲语),当时人称他为“今之欧阳修”;清代桐城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姚鼐认为,归有光直承唐宋八大家之后,元明两代除归氏外别无他人,并把他视为唐宋八大家和桐城派之间的一座桥梁。(2)归有光散文的特点及主要作品:其散文不是以重大的题材反映他所处的时代,而是通过记叙一些日常生活和家庭琐事,来表现母子、夫妻、兄弟之间的深情。感情真挚自然,语言朴素流畅,细节真实生动,有诗一般的意境。其作品《项脊轩志》可为代表,其他如《先妣事略》《寒花葬志》,也很感人。一、初步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读后让学生齐读一遍。要求以舒缓的语调,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读。2.请学生结合书上的注解,通译全文。(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检查翻译情况,指名学生翻译下列句子(投影):(1)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2)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3)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4)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明确译文参考:(1)在北面开了四扇窗户,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边射来的阳光,阳光(从北墙上)反射回来,室内才明亮起来。(2)借来的图书堆满了书架,我在这里生活悠然自得,有时长啸或吟唱,有时静悄悄地独自坐着,自然界的声响都能清晰地听到。12 (3)在农历每月十五日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月光下,庭中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树影摇动,美丽可爱。(4)我的妻子嫁到我家。(她)经常来到轩中,问我一些古代的事,有时伏在桌案上写字。二、分析结构线索1.以翻译为基础,请学生概括文章的各段大意:(1)修葺前后的不同风貌。(2)轩的变迁和家人轶事。(3)写项脊轩多次遭火未焚。(4)补写丧妻前后轩中情形。(5)写轩中的枇杷树。2.小结:文章以项脊轩的变迁为线索。一、讲解课文第一部分(第1段)。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1段。2.教师提问: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具体地写他的书斋项脊轩的小、旧、破、漏而又阴暗的?明确:①写项脊轩的小:旧称“阁子”,“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容,容纳。②接着写旧:直接点明是“百年老屋”。③写破漏:“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以至于“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则又见其小。④写阴暗:“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教师小结:这样写,形象而具体,能给人以很深的印象。特别是“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一句,尤为生动。屋顶上东也漏,西也漏,每次搬动书桌,看来看去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显得有点狼狈。3.又问:作者对这样的书斋,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的呢?明确:作者并没有嫌弃它,鄙薄它,相反,对它却怀有深挚的眷恋之情。教师小结:开头这样写,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跟下面写修葺后的项脊轩形成鲜明的对照,使人感到他的小小书斋,颇有情趣,十分可爱,确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以便进一步表现出作者对它的喜爱。4.进一步提问:经过修葺后的项脊轩变得怎样了?明确:变得不漏了、不暗了。辟,开。垣墙周庭,在院子周围筑起了墙。庭院里又种植了兰、桂、竹等花木,原有的栏杆,“亦遂增胜”,也就此增添了光彩。5.提问:在这样的环境里读书,你觉得如何?明确:问题提出后并不要求学生回答,而是让大家反复朗读下面几句来加深体会。这几句是:“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读后由教师讲解。“借书满架”,足见轩中人的好学,书未必真的都是借来的。“偃仰啸歌”12 ,这是极写读书之乐,只有当读书有所得的时候,才会高兴成这个样子。至于作者为什么一会儿又“冥然兀坐”呢?显然又是在进一步考虑书中的问题,冀有更大的收获。6.提问:“万籁有声”是什么意思?明确:指自然界发出的一切声响都能听到。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泛指声音。再问:是写环境幽静还是写喧嚣?明确:写幽静。7.进一步提问:“万籁有声”与“万籁俱寂”哪一个更幽静?明确:这个问题提出后估计课堂气氛可能比较活跃,答案也不一定一致,如能引起争辩那就更好。最后仍由教师归纳讲解。“万籁有声”是写作者凝神专思时书斋里静得连最细微的声音也能听到。以有声写无声,这与“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王籍诗句)一样,以有声反衬“静”字。而这种静是有灵气的“幽静”,而不是一片“死寂”,真可谓“此时有声胜无声”啊。下文写白天书斋的幽静,用小鸟啄食来点染;到了夜晚,书斋的景物、境界则更幽美、更静谧。写明月,用“半墙”来烘托;写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摹;接着,由静而动,写清风徐徐吹拂,用“影动”来衬托,又以“珊珊”之语来渲染,既描绘出桂树的摇曳多姿,又表露出作者心境的恬静、闲适。这是一幅多么幽雅、美好的画面!8.讲读至此,让学生掩卷而思,并自由地朗读课文第1段,直到能背出为止。最后集体背诵一遍。小结:这一段是课文的第一部分,写可喜之事,记项脊轩内外的景物,着意写自己在轩中读书怡然自乐的情景。作者对项脊轩这种深挚的眷恋之情,是贯穿全篇的一条感情线索。这段写喜悦的心情,恰与下文写可悲的事相映照。二、讲解课文第二部分(第2、3、4、5段)。1.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2段。2.教师提问:“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起什么作用?明确:由喜而悲,转为怀旧。这一句从文章的结构上说,承上启下,转接自然。教师讲解:以下分三层,第一层从“先是……”至“……凡再变矣”。先泛写项脊轩外的变化,是可悲事之一。项脊轩外的院子本来南北相通,是一个院子,等到伯父叔父们分家,各起炉灶之后,这院子就走不通了。“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里里外外设置了许多小门墙,也到处都是。进一步提问:作者抓住了哪几个富于特征性的细节,写旧式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的?明确:写了“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教师继续讲解:写三件典型性的事情,总共也不过用了13个字,寥寥几笔,就把封建大家庭中分家后所产生的那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和盘托出了。[来源:学.科.网]12 第二层从“家有老妪……”到“……语未毕,余泣,妪亦泣”。继写轩内,回忆母亲遗事,是可悲事之二。作者幼年丧母,有些儿时往事不甚了了,所以借老奶妈之口道出,自然而真实,亲切而感人。特别是写到母亲关怀儿女,叩门问寒问暖,“儿寒乎?欲食乎?”情意缠绵,感人至深。虽仅一言半语,却纯是慈母心肠。这是一幅多么平常而又多么动人的生活画面啊!第三层从“余自束发,读书轩中……”到这一段末,仍写轩内,回忆祖母遗事,是可悲事之三。作者写这个细节,巧妙地写了三个动人的场面。先是叙述祖母来到轩中只写了一句话,语气亲切而风趣,既表爱怜,又隐含着夸誉,表现了慈爱的长者对小辈的疼爱。次写祖母关门而去,喃喃自语,话中有些许忧虑,但更多的是相信,对孙子的功成名就充满着希望。这话没有当着孙子的面讲,更见其期望殷切,情意真诚。接着写祖母“持一象笏至”,进一步表露了她对小辈的期望和鼓励。平平常常的几个场面,平平常常的几句话,平平常常的几个动作,就把老祖母对孙儿极其疼爱、关怀的感情,写得淋漓尽致。足见作者摄取生活细节功力之深。这一段末一句“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既是针对回忆祖母遗事而言,也是针对上一层回忆母亲遗事而说,结构谨严,感情真挚。3.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3段。读后明确:这一段记述一些琐事,写作者为项脊轩能长时期维持原状而感到欣慰。4.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第4、5段。教师补充明确:十几年后作者又补记了这两段文字,怀念死去的妻子,是可悲事之四。5.教师提问:这最后两段在写法上与上文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因为都是怀旧,所以情调和谐。怀念亡妻,同样是抓住了富于特征的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来写。例如,“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等等。[来源:学.科.网Z.X.X.K]接着问:请再想一想,写法上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明确:可写之事很多,但只写与项脊轩有关的事情,可见选材之严,取材之精。“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更是生动,一种天真无邪的情态,跃然纸上。继续讲解:文中没有“相亲相爱”或“相敬如宾”之类字眼,而伉俪深情自见。这种写法,是以当年小夫妻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来衬托今日丧偶的悲哀。补写的这一段,就文意看,写到“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也可以收束全篇了,不意下文又起波澜,转而写庭中一棵亭亭如盖的枇杷树,使文章的余韵悠然不尽。这个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睹物思人,抒发了物在人亡的感慨,使读者回味不尽,对项脊轩的印象也就更加深刻了。6.集体朗读课文第2、3、4、5段。教师小结:以上4段是第二部分,写可悲事,着重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遗事,绘形绘声,颇能打动读者之心。结合文章第一段,具体分析鉴赏项脊轩修缮后的描写。1.学生朗读有关的描写语句,说说修缮后的项脊轩给自己的总体感觉。12 明确:项脊轩本是一间破陋不堪的老屋,经过修葺,呈现出一派生意盎然、可喜可爱的景象,确实像一幅富有诗意的图画。在这幅画面上,有竹有兰,月白风清,桂影珊珊。然而,给予人最突出的印象,还是幽静。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刻画项脊轩的“静”?明确:(1)以动衬静。它突出“静”的境界,但又不是死一般的沉寂,依然富有生机,常常从动态中显示静境。如:“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意思是说,远处自然界的一切音响都清晰可闻,可小屋的庭阶显得特别寂静。南朝梁代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名句,这是两句颇含哲理意味的诗,蝉与鸟的音响非但不显嘈杂,反而使得“林愈静”而“山更幽”。万籁的有声,同样会更显得庭阶的无声;由于庭阶的无声,才得以显现万籁的有声。这里的有声与无声正构成辩证关系。(2)把抽象的“静”具体化。“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小鸟啄食的行为,本是动态,但“人至不去”,则从动态中显示了静境。这就是用一件细小的生活现象,把“静”具体化、形象化了,进一步把环境静化了。3.分析:在这样的环境中又能塑造出怎样的作者形象呢?明确:“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关上窗户,刻苦攻读,久而久之,能凭脚步声来判断往来的行人。这一件事就把作者好静、安详、勤学、深思的性格和行为活现纸上。“能以足音辨人”,是由长期的“扃牖而居”的宁静生活养成的,这既写了人,又写了环境。这里,环境与性格得到高度的统一,而高度的和谐就是美!分析探究课文中回忆母亲、祖母和妻子的细节描写对表达情感的作用。写到“可悲”的物境,总是容易勾起对“可悲”人事的联想、回忆,这就很自然地过渡到了对母亲、祖母和妻子的怀念。作者在抒写这种思亲之情的时候,善于选取富于特征意义的细节,以多样的表现方法,赋予这些本来极为平常的生活细节以极不平常的意义。当然,同样是表现怀念亲人的感情,因为被怀念者的身份及当时环境的不同,这种感情的内涵及其表达方式就各不一样。写母亲,只再现了当年她扣门扉问饥寒的情景,以表现母亲的慈爱心肠。作者幼年丧母,今天表现对母亲的怀念,重在说明母爱难忘,于是借“老妪”(也就是他乳母)之口,再现母亲昔日的慈祥音容,结果是“语未毕,余泣,妪亦泣”,话还没说完就流起泪来。写祖母,则抓住赠“象笏”这件事,以表现祖母的关怀以及对未来的期望。文章重在说明对遗教的不忘,作者把祖母当时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同今天自己对前途命运的忧虑交织起来,百感交集,以至于“长号不自禁”,放声大哭起来。12 写亡妻,重在表明恩爱难忘,一往情深,感情表现得既深沉而又含蓄,流露出一种物在人亡的感伤。在写到亡妻时,并不直说如何思念她,只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枇杷树本来是无思想感情的静物,但把它的种植时间与妻子逝世之年联系起来,移情于物;在“亭亭如盖”四个字的前面加上“今已”这个时间词,表明时光在推移,静物也显示着动态。树长,人亡!物是,人非!光阴易逝,情意难忘。由于想念人而触及与人有一定关系的物,便更增添了对人的思念;再由对物的联想,又引发对往事的伤怀。于是托物寄情,物我交融,进一步把思念之情深化了。只说树在生长,不说人在思念,它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则是:不言情而情无限,言有尽而意无穷。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是十分自然入理的。作者十五岁来轩中读书,八岁时已经丧母,所以写母亲是通过老乳母转述。祖母来轩中赠象笏,是在作者童年,所以采用回忆的笔法。至于写妻子的那些文字,则既出自他们共同生活的描述,又出自作者的追忆。作者笔下的这些事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它们却是作者感受很深、历久不忘的,又是读者平常熟视,但只有感觉而不怎么认识的,一经作者真切再现,便具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所以题材尽管细小,却很能打动人心。“事细而情深”,构成了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课堂小结本文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优秀散文。文章的特点一是善于用线索串联生活琐事,使文章形散而神不散。特点二是善于撷取生活中的典型细节和场面,运用委婉动人的语言,寥寥数笔,就使人物形神毕肖。[来源:Z*xx*k.Com]作业设计1.朗读并背诵文章第一段。2.思考书上的习题。项脊轩志第2课时导语设计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思路结构,对文中的细节描写作了探讨,把握了文章在写作上[的两个特点,这节课我们将来品读一下作者在回忆家庭琐事中所传达出来的深厚的怀念之情。1.检查学生对课文中一词多义的积累:顾稍置去归2.检查学生对课文中词类活用情况的把握:(1)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下:名词用作状语,向下)(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上:名词用作状语,从上)12 (3)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西:名词用作状语,向西)(4)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乳:名词用作动词,喂养)(5)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手:名词用作状语,亲手)讨论:归有光看着已经修缮好的项脊轩,他有着无限的感慨,有喜又有悲。那么他喜什么?悲什么?又以哪种情感基调为主呢?教师给学生几个小课题,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小课题有:(1)一个书斋;(2)两种情感;(3)三世变迁;(4)四个女人。要求:(1)紧扣自己的小课题。(2)注意抓住本文作者善于从日常琐事中选取富有特征的生活细节来抒写感情的特点来分析。(3)在通读和借鉴有关材料的基础上钻研。根据小组选题情况,可合作,可分述。例如:分析《项脊轩志》中的“四个女人”,首先要明白作者在本文中记述了哪四个女人?作者分别撷取了哪些典型的生活细节来写她们的?写法上各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一)小课题:一个书斋——项脊轩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一篇典型的托物言志的散文名作,作者所托之“物”就是“项脊轩”。可以说,项脊轩是全文布局谋篇的一条线索。文中通过“百年老屋”的几经变迁,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连缀成篇,反映家中三世的沧桑。往事如烟,可写可记之事很多,而作者将人物的活动、事件的发生都限制在项脊轩及其庭院中,把人和事用项脊轩紧密联系起来,无论写景、叙事、抒情、议论,无不围绕着“项脊轩”这一中心,条理井然,形散神聚。(二)小课题:两种情感——悲和喜。全文以第二段作为过渡,承上启下,或侧重写喜,或侧重叙悲。(1)第一段,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喜”贯穿。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中,作者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的书斋,可爱、可亲,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而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原来阴暗的小屋变明亮了,是因为阳光照射在新修的围墙上,从新开的四扇窗户反射到室内;原来院前普通的围栏因主人在周围种植了兰花、桂树、修竹而增添了无限美景;白天,在小屋或仰或躺,或长啸或吟唱悠然自得;有时,静静地独自端坐,可以清晰地聆听大自然各种各样美妙的声音;庭院前幽静的环境,吸引着小鸟常来觅食,有人来了也不愿飞走;每当农历十五的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院前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在墙上,有如一幅清淡优美的水墨画,而且是活的水墨画!——微风吹来,花影摇动,美丽可爱之极。(2)第二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12 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3)第三段,叙写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4)第四、五段,是补写,通过补叙,表达对亡妻的怀念之情。这一部分意在写悲,却先极力叙写当年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最后,托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寄托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三)小课题:三世变迁——文中作者是怎样描写归家三代变迁的情况的?[来源:学科网]本文通过记作者青少年时代的书斋,着重叙述与项脊轩有关的人事变迁,借“百年老屋”的几经兴废,将与项脊轩有密切联系的往事交织成篇,以生活中的一桩桩琐事,尽现了祖母、母亲、妻子三代人与作者的情谊,同时也反映了归家三世变迁的沧桑。这里,重点应从归家家庭衰落的一些表象描写中加以分析。作者善于抓住富有特征性的细节,来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之状,反映归家家庭的败落。归家原本庭院南北相通,是一个整体。自从“诸父异爨”后,设置了许多小门,墙壁到处都是(四分五裂之状)。先用篱笆相隔,后来更用一堵堵墙壁阻断往来(“始为篱,已为墙”)。尤其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厅’非‘庭’也)”,寥寥几笔,将一个封建大家庭分家后所产生的颓败、衰落、混乱不堪的情状表现得淋漓尽致。另外,写祖母到项脊轩来,鼓励作者读书求仕,光宗耀祖这件事,同样可透析出归家家道衰落的状况。归有光祖母的祖父曾在宣德年间担任朝廷官员(太常寺卿),而如今,“吾家读书久不效”,儿辈们科举无望,反以分家为能事,闹得个钟鸣鼎食之家四分五裂,乌烟瘴气,只有把希望寄托在孙儿归有光的身上了。(四)小课题:《项脊轩志》中的四个女人。文中共写了四位女子的形象:哺育过项家两代人的老妪、慈爱的母亲、对“我”寄以厚望的祖母、与“我”恩爱情深的妻子。(写老妪,是为了写母亲,因此,可以说,作者主要叙述的是三个人)(1)写母亲——突出“慈爱关怀”作者8岁丧母,对慈母的音容笑貌,已不甚了了。但作者却巧妙地通过曾在项家居住的两代乳母之口,感人至深地道出了母亲那对儿女的慈爱之心。作者共记叙了母亲两件琐事:一是母亲当年曾经来过轩中,二是大姊在老妪怀中呱呱啼哭,母亲闻声问饥问寒的情景。尤其是后面这一细节描写,生动传神。绘形绘声地再现了慈母的音12 容笑貌,引起作者对母亲的深深怀念,眼泪也禁不住潸然而下。要注意抓住“扣门扉”的典型动作细节、“儿寒乎?欲食乎”的典型语言细节来分析。(2)写祖母——突出“殷切期望”这件事是作者亲身经历的,写法与前或以景抒情、或以人物旁白为叙事主线大不相同。作者主要抓住了三个生动感人的细节来描写:细节之一:祖母过来探望“我”,看到孙儿静静读书轩中,笑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话语中既有疼爱之情,又有赞赏之意。细节之二:祖母离开时,轻手阖门,自言自语:“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一个小小的动作,表露出祖母对孙儿的关切之情;喃喃自语中,尤其一个“久”,一个“待”,寄托了祖母对归家多年功名无望,而今终于从孙儿的埋头苦学中看到了希望的激动和喜悦之情。细节之三: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3)写爱妻——突出“恩爱情深”正面写情:“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时”,时常,经常,有“问”就有“答”,有“学”就有“教”。字里行间,仿佛能听见项脊轩中不断传出来欢声笑语,能感受到他们夫唱妇随、心心相印、志趣相投、情深似海的感人场面。侧面写情:“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此语表述非常巧妙,值得玩味:吾妻转述的是诸小妹的话。诸小妹怎么会问起“阁子”的事呢?无疑是“吾妻”经常在她们面前提起。由此还可以推出,“吾妻”在诸小妹面前提起的,不仅是“阁子”,更有“阁子”中的人,“阁子”中他们亲密无间的生活。“其后六年……其后二年……”这一层,交代了妻子亡故之后的一些事情,看似平淡,却也字字含情:前一句,“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项脊轩原是既小又暗且破,作者“稍加修葺”再作美化,独居陋室,悠然自得,其乐无穷。如今,因为“吾妻死”,室坏也不想修了。作者没有直写妻死后的伤感,但我们从文章前后的对比中,自然能体会到作者对亡妻深深的怀念之情。二、三句写两年后重修项脊轩等事,妻子亡故,已有时日,但复葺旧室,已全然没了当年的热情,平实的语言中,无限伤感溢于言外。[来源:学科网]借物抒情:文章到此,看似结束。可作者笔锋一转,又起12 波澜:巧妙地以描写庭院中亭亭如盖的枇杷树来收束全篇。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却使文章余音缭绕,意蕴无穷。“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看到树,自然想到当年妻子的音容笑貌,也似乎听到了妻子的欢声笑语。而如今,物犹在人已去,眼前的枇杷树已“亭亭如盖”,有如自己对妻子的浓浓的怀念之情与树俱增,缠绵不尽。作者明写树,实则托物抒情,寄托自己对亡妻的怀念之情。[来源:Z,xx,k.Com]请学生阅读文章第一段“项脊轩修缮前后的细节描写”的部分,运用“对比展示”的细节描写方法,分析这样描写的好处。明确: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在这段中,作者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细致的描写,意在表现自己青少年时期读书生活过的书斋,可爱、可亲,以表达自己深深的眷恋之情。作者欲扬先抑,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修葺后的项脊轩迷人可爱,令人留恋之处,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作者笔下修葺后的项脊轩,充满了诗情画意。分析文章的写作特色:抓住细节,品味真情。[来源:学§科§网]“一枝一叶总关情。”细节虽小,但一个好的细节,却往往能传达出人物微妙而深邃的感情,也能给读者以难忘的印象。细节一:老妪说亡母事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扣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归有光母亲死于多子。她嫁到归家,年方十六。之后七年中,生下三男三女,又死一人,流产一人。因此,深叹“吾为多子苦”。后为节育,饮二螺,“喑不能言”,卒。一个勤劳、节俭、温柔、敦厚的中国传统女子,无灾,无病,却死于节育不当。归有光母亲不仅勤俭持家,而且对下人很好,那时归家家道中衰,南京母家却十分富有,她常常拿来许多东西分给下人。归母死后,老妪待归家子女如同己出。她常常忆起她的主人,因此,常常对归有光说起他母亲,她甚至清楚地记得主人常站的地方,指着这块地方说:这就是你母亲常站的地方。归氏母亲站在那里听到长女(吾姊)“呱呱而泣”,于是用手敲打着门板,问:女儿她冷了吗?还是饿了?虽是老妪转述之语,母亲音容宛在。老妪说完,老婢女、小主人不免相对而泣。老婢女转述的是有关母亲生平极为平凡、极为普通的家常事、家常语,却极其感人。人类最能打动人心的就是那些最细小最平常的语言、行为。细节虽细,但它深含着母亲对子女的关怀厚爱,婢女对主人的深切怀念,“我”对母亲的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蕴于其中。细节二:祖母望孙成龙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12 归家祖上也曾是官宦之家。归有光祖母的祖父夏昶,明成祖永乐年间进士,明宣德年间官为太常寺卿。此后几辈“读书久不效”。因此,祖母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孙儿身上。轻轻关门的动作,细致入微地传达出祖母对孙儿的殷殷期盼。不久,又“持一象笏至”,一句“他日汝当用之”,寄托了望孙成龙的殷切期望和寄寓孙儿为改变“读书久不效”状况,光耀祖宗而奋发向上的心理。归有光8岁丧母,祖母对孙儿自是疼爱有加,看到孙儿整天在轩中默默攻读,“大类女郎”,又是怜惜万分。寥寥数语,轻轻一动作,把老祖母对孙儿既盼望子孙争气,又关怀疼爱,于心不忍的矛盾心理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这些语言、动作,看似平常普通,实则感人肺腑。祖母音容笑貌,甚至复杂的心理,都跃然纸上。细节三:妻说家有阁子“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妻子回娘家,再回归家,向归有光叙述自家小妹问起“阁子”(即项脊轩)的情况。诸小妹为何对一个普通的书房感兴趣?此轩有何吸引人的地方?细细想来,自是归妻在小妹面前兴致勃勃地描述书房,自是轩的主人有奇特美妙之处,自是归妻对轩的主人敬佩而热爱的缘故。妻死之年,手植枇杷,今已亭亭如盖。这个细节融入了作者对亡妻刻骨铭心的哀思。人亡而物在,睹物思人,情何以堪?真是“人面不知何处去”,而今思念何茫然。把真切缱绻的感情融入景物,以景结情,以景语达情,言尽而意远。[来源:学科网]首先说说写景中的抒情。本文前半部分着重写景,借景物描写抒发了作者“多可喜”的思想感情,文章先简洁地叙写项脊轩修葺后庭院的格局,室内的光线、陈设,又写了作者“偃仰啸歌”“冥然兀坐”的情态,其喜不自胜的情感已溢于言表。更让人可喜的优美动人的景物是:“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项脊轩的环境确实宁静、和谐。人以鸟为伴,鸟以人为邻,逗人无尽的遐想。一幅月夜桂影图,则更为迷人,把人引进了月白风清,花香袭人的美妙境界。这些无一不是对项脊轩景物的生动描写,又无一不是作者内心喜悦得意之情的抒发,即“至情语言”。作者把情感融化在景物之中,凭借景物的形象诉诸读者,蕴藉含蓄,委婉动人。其次,本文的叙事也是“至情语言”。12 文章的后半部分主要是叙事,在事件的叙写中倾吐自己的感受——“多可悲”。作者用亲人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造成一种至情至真,如歌如泣的氛围与情调。比如写老妪述说母亲的往事,“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某所,而母立于兹”,“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这些似显平淡、平凡的回忆,饱含着作者对至亲刻骨铭心的哀思,“令人长号不自禁”。对亡妻的怀念,尤堪称道:“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这里没有悲哀、悲伤一类的字眼,但悲伤眷恋之情溢于言表,此时无声胜有声,意味隽永:贤妻已死多年,作者无时无刻不在怀念她,人已死,物犹存,枇杷树是妻子爱的延续,“亭亭如盖”的绿,是妻子一片忠贞的爱,这种爱与作者的久远缅怀与眷恋融合在一起,是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抒情镜头。课堂小结归有光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就在这细水长流般的日常生活琐事中一一流露了出来,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无限的感慨与伤感。读罢全文,掩卷沉思,不觉感动满怀,欷歔不已。一个书斋——项脊轩两种情感三世变迁[来源:学_科_网]四个女人细节描写(对比展示)——体会真情2.可喜:一是项脊轩焕然一新的面貌;二是项脊轩中的幽静气氛。可悲:一是叔父、伯父分家,大家庭分崩离析,零落衰败;二是乳母的深情回忆和指点,引发了对亡母的怀念;三是祖母生前对自己的爱抚、教诲和期望,历历在目;四是婚后生活的回忆,睹物思人悼念亡妻。作者主要运用两种方法来抒情。首先,以项脊轩为线索,使多方面的材料辐辏于中心,通过“物”“景”“事”,抒发作者或可喜或可悲的感情;其次,用“细节”和白描的方法,抒发对项脊轩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抒发了作者怀念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感情。3.作者若干年后重读旧文,想起妻子嫁给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抚慰,以及现在妻死室坏给自己的伤痛,于是作者补写了项脊轩在妻死前后的变化,进一步抒发物是人非的沧桑之悲和难以排遣的精神苦闷,表达对死去亲人的思念,寄托寂寥的身世之感。这两段文字笔调内敛,语气平静,以乐景写悲情,用婚后欢乐的生活细节反衬现在的伤感。文末写亡妻手植枇杷树现已“亭亭如盖”,含蓄地用写景语结束全文。句中“死之年”与“今”形成今昔对比,暗寓今不如昔的人生感慨。1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第三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五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四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三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六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人教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测试.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末测试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哦,香雪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点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10 19:04:59
页数:12
价格:¥3
大小:155.00 K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