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主题班会
学校用文
您的位置:
首页
>
高中
>
语文
>
统编版(2019)
>
必修下册
>
第五单元
>
11 谏逐客书/ 李斯
>
《谏逐客书》课件
《谏逐客书》课件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8
2
/58
3
/58
4
/58
剩余5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
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谏逐客书李斯 1、了解李斯其人及《谏逐客书》的背景。2、掌握《谏逐客书》的观点和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体会课文采用铺陈、排比和对偶增强表达效果的艺术特色。教学要点 李斯生平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而被腰斩。《史记·李斯列传》中的几个典型情节 李斯(?---前208),楚国上蔡人,曾与韩非师从荀子学帝王之术。早年为楚小吏,后入秦,为上,推行一系列加强君王专制的措施,官至丞相,助秦统一天下。始皇死后,为赵高陷害而腰斩。李斯故里李斯墓 一、厕鼠与仓鼠:李斯生命中的转折点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絜,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於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贵贱穷通,“在所自处”—李斯的人生观 二、师荀子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辞于荀卿曰:斯闻得时无怠。今万乘方争时,游者主事。今秦王欲吞天下,称帝而治,此布衣驰骛之时,而游说者之秋也。处卑贱之位而计不为者,此禽鹿视肉、人面而能强行者耳。故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久处卑贱之位、困苦之地,非世而恶利,自托于无为,此非士之情也。故斯将西说秦王矣。 三、吕不韦门下客至秦,会庄襄王(异人)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此得说。说秦王曰:胥人者,去其几也;成大功者,在因瑕衅,而遂忍之。昔者秦穆公之霸,终不东并六国者,何也?诸侯尚众,周德未衰,故五伯迭兴,更尊周室。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 从长史到客卿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其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 牵犬东门,岂可得乎?二世二年(208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斯出狱,与其中子俱执,顾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 秦泰山刻石位于岱庙东御座大殿露台前西侧,是泰山石刻中时代最早的作品。始皇功德铭和二世诏书,由丞相李斯篆书。刻石原文222字,历经沧桑,现仅存10字:“臣去疾臣请矣臣”七字完整,“斯昧死”三字残缺。 《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并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 李斯不仅能理政、善文章,还精书法。现存《泰山刻石》不仅为李斯所撰,且为李斯所书。鲁迅称赞,“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李斯陷害韩非秦王见《孤愤》、《五蠹》之书,曰:“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李斯曰:“此韩非之所著书也。”秦因急攻韩。韩王始不用非,及急,乃遣非使秦。秦王悦之,未信用。李斯、姚贾害之,毁之曰:“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秦王以为然,下吏治非。李斯使人遗非药,使自杀。韩非欲自陈,不得见。秦王后悔之,使人赦之,非已死矣。(《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李斯上《谏逐客书》的原因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史记·李斯列传》) 郑国渠事件秦王政元年(B.C246),秦始兴建大型灌溉工程。由韩国水工郑国设计,发动近万人,历时十年,至B.C237年完工。全长126.03公里,沟通泾水和洛河,灌溉面积达18万公顷,是我国古代最大的灌溉渠道。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 题解《谏逐客书》载于《史记·李斯列传》。“逐客”是指驱逐来自其他诸侯国而为秦所用之人。名之为“书”,是指上书、奏章,是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的一种文体。 谏逐客书课文分析一、谏书观点:逐客为过二、史实论证:客卿有功三、类比论证:重物轻人四、理论概括:逐客利害五、总结分析:逐客亡国 二、文本结构(共五段)1、表明观点————开门见山(逐客是错误的)2、史实论证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客有功于秦)3、类比论证爱异国物逐外国人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逐客不利统一大业)5、归纳论证———求国无危,不可得也(逐客将危害秦国)4、对比分析纳客卿和逐客卿对秦国的利害关系。笔记 一、开门见山的表明观点,指出驱逐客卿的做法是错误的。“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开门见山,语气谦和,迎合日理万机、野心勃勃的秦王的性格。 二、列举四位秦君重用客卿而富国的史实,证明客卿有功,暗示逐客之非。穆公求士———广纳人才———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变法治国———民盛国强惠王用张仪——四面扩张———以横破纵昭王得范雎——打击豪门———强化集权 铺陈四代秦君重用客卿富国强兵的史实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东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求丕豹、公孙支於晋。此五子者,不产於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纵,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昭王得范雎,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 秦缪公霸西戎秦穆公三十四年(公元前626年),穆公用百里奚计,送16名女乐给西戎王,使之沉溺女乐,荒芜国政。秦乘机攻伐西戎,将西戎12国并入秦土。周襄王派吕公过恭贺穆公,授以铜鼓,承认穆公的霸主地位。穆公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 商鞅变法“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废除土地国有,允许土地买卖。大力推行县制,把地方政权和军权集中到中央。统一度量衡。 合纵:齐、楚、燕、赵、韩、魏等国联合抗秦,此法为苏秦所提倡;但因六国彼此利害不同,秦人又加以挑拨,合纵仅偶尔出现,随即瓦解。连横:某几国跟从秦国进攻其它国家,这样一来,不但六国不能团结一致,而且可能造成彼此之间的内讧。此法为张仪所提倡。 反问总结与反面假设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於秦哉?向使四君却客而不纳,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 三、类比论证:重物轻人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取物原则: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用人原则:非秦者去,为客者逐重物轻人: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由回顾历史转入现实。列举秦王爱外物、逐客卿的大量事实,进一步指出驱逐客卿的错误,非统一天下、制服诸侯之术。 用异国物(客观事实与反面假设)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骏马名)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tuó,扬子鳄)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良駃騠(juétí)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东阿出产的白绢)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取物与取人原则不同夫击瓮叩缶,弹筝搏髀,而歌呼呜呜快耳者,真秦之声也;郑、卫《桑间》、《韶虞》(虞舜时乐)、《武象》(周武王时乐)者,异国之乐也。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韶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然则是所重者在乎色、乐、珠、玉,而所轻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 四、理论概括:阐明纳客与逐客的利害正面:天道与圣王的做法反正:秦国目前的做法 理论概括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太山不让(辞)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推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辅助,壮大,使成霸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借)寇兵而赍(送给)盗粮”者也。 五、总结分析:逐客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正面:士愿忠于秦国反面:逐客国危 总结分析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资助)敌国,损(减少)民以益(增加)仇,内自虚(空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总结:追溯历史:四君“以客之功”,霸西戎、成帝业,客无负于秦向使四君却客疏客,秦将无利无名现实作法:取享乐之物:快意当前,适观而已取有用之人:非秦者去,为客者逐重声色珠玉,轻有才之士,“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分析“逐客”的后果:正面:五帝三王所以无敌反面:却宾客以业诸侯开门见山: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笔记 总结全文这篇文章在论证秦国驱逐客卿的错误和危害时,没有涉及自己个人的进退出处,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天下大业的高度,来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这反映了李斯的卓越见识,体现了他顺应历史潮流的进步政治主张和用人思想。文章所表现出的不分地域,任人唯贤的思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层层深入。从全篇看,层层深入的论证方法,是本文的最大特色之一。文章开头提出“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的总论点以后,集中了足够的论据,如江河直泻之势,层层深入地进行论证。写作特点 (二)正反论证。如第二段列举秦君大量重用客卿的史实以后,先从正面论证“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充分肯定了客卿对秦国的突出贡献。然后从反面论证:“向使四君者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又如秦王好恶和逐客“以资敌国”的两段,都运用正反两方面的论证,一正一反,相互映衬,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三)前后呼应。首尾两段遥相呼应:开头提出逐客为过的论点,结尾一段推出“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的结论,呼应开头“窃以为过矣”。又如,末尾一段的“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照应第三段,“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照应第二段“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每段末尾几句都呼应论点,与首尾两段有机地组成统一的整体。 (四)巧设排比。作者善于巧设排比,运用结构相似、意义相近的句式,如把“穆公求土”,“孝公用商鞅之法”,“惠王用张仪之计”,“昭王得范睢”的各自用客卿的情况,构成四组一连串的排比句,每组又用了成串的排比句来证明秦国在历史上任用客卿的成切,语气贯通,淋漓酣畅,充分显示了铺陈手法的妙用。 又如,描绘秦王好恶时有七个结构相同的排比句(“致昆山之玉……树灵鼍之鼓”),气势宏放,论证更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全文运用大量排比句,犹如长江波涛,滚滚而来,有极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不少排比句具有对偶性质,更增强了句式的对称美和音调的节奏美。 (五)善用比喻。用“泰山不让土壤……故能就其深”为喻来说明“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的道理;用“藉寇兵而赍盗粮”为喻来说明逐客是“资敌国”、“业诸侯”的愚蠢行为,非常形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六)文采斐然。如写惠王用张仪之计而在军事外交上取得了成功,就用了“拔、并、收、取、包、制、据、割、散”等动词,可见辞藻之丰富。文中写秦王为满足生活享受而取用天下珍宝一段,手法铺张,句式多用排偶,充满了华美辞藻,极富于文采,具有赋的特色,成为先秦散文向汉赋过渡的桥梁。清李兆洛《骈体文钞》选录此篇为“骈体初祖”,指出了本篇对后世骈文写作的深远影响。 重要段落文义理解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我听说宗室大臣们商议决定驱逐一切客卿,私下认为这是个错误。 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这五个人不生在秦国,而穆公任用他们,并吞了二十个小国(部落),得以在西戎称霸。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改革了许多落后的风俗习惯,人民因而丰足兴旺,国家因而富裕强盛,老百姓乐于为国效力,诸侯各国顺从听命,打败了楚、魏两国的军队,攻取了千里土地,至今统治巩固,国力强大。 惠王用张仪之计……功施到今。秦惠王采用魏人张仪的计策,攻占了三川地带,向西并吞了巴、蜀两国,向北收取了上郡,向南夺取了汉中,吞并了楚国的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控制了鄢城和楚都。向东占据了成皋的险要地带,割取了肥沃富饶的土地,于是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迫使他们向西来侍奉秦国,功绩一直延续到今天。 昭王得范雎……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秦昭王得到了范雎,罢免了丞相穰侯,驱逐了华阳君,强化了王室的权力,杜绝了贵族豪门的权力,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步并吞各诸侯国的领地,使秦国成就了帝王的伟业。这四位国君都凭借客卿的功劳而成就大业,由此看来,客卿有什么地方对不起秦国呢? 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当初,如果这四位国君拒绝客卿而不肯接纳他们,疏远贤才而不重用他们,这就会使秦国不会有(今天)富裕的实际和强大的名声。 今取人则不然……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如今选用人才却不是这样,不问有用没有,不论是非邪正,凡不是秦国出生的人一律离开秦国,凡是客卿就一律驱赶,既然如此,那么你看重的是美女、音乐、珍珠、宝玉,而轻视的却是人才了。这不是用来统一天下、制服诸侯的方略啊。 臣闻地广者粟多……故能明其德。我听说土地辽阔,粮食就富足;国家强大,人口就众多,军队强大,士兵就勇敢。因此泰山不舍弃泥土,所以能成就它的高大;河海不舍弃细小的水流,所以能造就它的深广,国君不拒绝百姓的归附,所以能使他的高尚品德昭明。 是以地无四方……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因此,土地不分东西南北,人不分本国还是他国的,一年四季都充满着美好,连鬼神也会降福。这就是三皇五帝无敌于天下的原因。现在你却抛弃老百姓去资助敌国,驱走客卿而去帮助诸侯各国成就功业,使天下的贤才退避而不敢向西走,停止住脚步而不敢进入秦国,这种做法就是人们所说的“借武器给敌寇,送粮食给盗贼’’啊。 夫物不产于秦……不可得也。物产不出产在秦国,值得珍爱的很步;贤才不出生于秦国,而愿意效忠的也很多。现在你驱逐客卿去资助敌国,减少本国人民去增强敌人的力量,在国内使自己虚弱,在国外与各诸侯国结成怨仇,这样做,要想使国家没有危险,是不可能办到的。 [重要段落简析]1.阅读本文的第二段。(1)这段中心论点句是:(2)文中铺陈秦国历史上四位君主纳客建功的目的是什么?(3)这段中所用的几个具体论据是:(4)这些论据属于哪一种类别? 2.阅读本文第四段。(1)概括这一段的中心论点。(2)这段话可以划分几个部分?请概括层次大意。(3)这段什么地方用对比?目的何在? 3、阅读本文第五段。(1)这段文字中,什么地方运用了对比论证法?(2)从这里可以体会到本文能够说服秦王的关键在什么地方? 艺术特点——说服成功的原因1、立论高远,切中根本—————立场2、史实为据,利害对举—————方法3、修辞得当,逐层推进—————策略笔记 艺术赏析1.言之有理,以事明理。2.正反并论,对比鲜明。3.铺陈排比,气势磅礡。笔记 作业阅读课文第四段回答问题:1、概括这一段的中心论点。2、这段话可以划分几个部分?请概括层次大意。3、这段什么地方用对比?目的何在?4、除对比论证外,本段还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5、指出本段采用的修辞手法。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2第三单元:9.《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课件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五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四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三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六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统编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部编版必修上册
人教版高一语文单元复习第二单元过知识课件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中测试.docx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期末测试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哦,香雪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知识点
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第一单元 同步练习 2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3-30 11:34:06
页数:58
价格:¥10
大小:1.46 MB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友情链接
CC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