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司马谏议书》课件22张--2021—2022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3/22
4/22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n导入:提到王安石和司马光,他们是一生的政敌和朋友。王安石出生在1021年12月,比司马光小两岁。两人又在1086年5月和10月相继离世。他们先后都担任过宰相。他们都不是“太平阁老”。《邵氏闻见录》里记载“荆公、温公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他们都是刚正不阿、敢作敢为、惊动朝野的“铁腕能臣”。他们也是同气相求、私交甚厚的朋友,他们都有“立身行道,辅世养民”的政治抱负;他们又是“所操之术多异”,和而不同的君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顶级文学家王安石和顶级史学家司马光在行政治国方面的一次交锋,进一步领略王安石的论辩风采。\n学习目标:1.掌握本文出现的文言词语、成语、句式等文言现象,翻译全文;2.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3.体会王安石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蜚语所动的决心。\n作者简介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n三冗两积三冗是指冗官、冗兵、冗费;两积是指积贫积弱。有宋一代的一大特点,就是变法的思想几乎贯彻始终,究其原因,最主要的,就是始终未能解决这两大问题。所谓冗者,有与无皆可之谓也\n背景解读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态,开始推行新法。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给王安石写了长达4046字的信——《与王介甫书》,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两方面指出变法的失误之处。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王安石“故略上报”,没有对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的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于三月三日写了《与王介甫第二书》。于是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写下了这篇仅有428字但却千古流传的驳论名篇《答司马谏议书》。\n解题:答:答复,回信司马:复姓,本文指司马光谏议:官职名称,全称为谏议大夫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答司马谏议书》的意思就是: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n读准字音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ɡuō),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bànɡ)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n读准字音1、强聒(ɡuō)2、卤(lǔ)莽3、怨谤(bànɡ)4、壬(rén)人5、不恤(xù)国事6、胥(xū)怨7、度(duó)义而后动8、会晤(wù)\n古今异义词1、故略上报古义:回信今义:向上级报告;刊登在报纸上2、于反覆不宜卤莽古义:书信往返今义:多次重复3、故今具道所以古义:...的理由今义:因果连词4、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古义:自称的谦辞今义:数量少;人或事物不重要回信书信往返...的理由自称的谦辞\n研读第一段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ɡuō),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谦词,我承蒙赐教同游共处,交往但常常所持的政治主张唠叨——详细解释被动回信又考虑到看待,对待书信往返...理由希望\n重点字词:见①〈动〉看见,看到。②〈动〉见面,会见。《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寡人得~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特指谒见,拜见。《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梁惠王。”③〈名〉见解,见识。《晋书·王浑传》:“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触犯天威。”④〈动〉希望,打算。唐·张籍《寄王侍御》:“~欲移居相近住,有田多与种黄精。”⑤〈副〉用在动词前面表示被动。相当于被,受到。《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信而~疑,忠而被谤。”⑥〈代〉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冀君实或~恕也。”又如“见教、见谅”。本文中出现了⑤⑥两个义项\n王安石“故略上报”的原因是什么?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王安石此次回信的原因是什么?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王安石此次回信的目的是什么?冀君实或见恕也研读第一段\n疑难字词:名实:名义上和实际上。侵官:侵犯官员职权生事:滋生事端征利:搜刮钱财拒谏:拒绝听取建议有司:有关部门研读第二段\n研读第二段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bànɡ)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nàn)壬(rén)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所争论的名实(是否相符)用来认为状语后置状语后置有关部门施行侵夺官权批驳不正确的言论排斥小人预先\n请尝试根据文章内容,推断司马光来信的基本观点。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王安石如何驳斥司马光呢?针对指责,逐条反驳。驳侵官——“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助人主)驳生事——“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遵先王)驳征利——“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谋天下)驳拒谏——“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自然成立)驳怨诽——“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不屑反驳)研读第二段\n研读第三段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ù)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duó)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得过且过顾念把形作动,献媚附和世俗形作名,好的做法。估量才抵抗为何反对声浩大的样子相互只是因为缘故计划考虑(事情)适宜这是认为正确而看不见值得反悔的地方的缘故责备因为(有)大的作为来施恩惠错误名作动,做应当领教做法\n根据第三段内容,概括王安石为什么要变法?①人(一般人)习于苟且②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③上乃欲变此;\n作者举“盘庚之迁”例子的用意是什么①“怨诽之多”并不能说明不该改革;②恰恰是改革触动了少数人的利益,才招来怨诽,所以更要改革,不能因为别人的毁谤而放弃推行新法;③进一步表明自己力排众议,坚持变法的决心。\n课堂小结“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这“三不足”主张展现了王安石锐意进取精神,吞吐宇宙的胸襟。列宁在讨论俄国土地革命时说:他是中国最重要的改革家。美国副总统华莱士在中国抗日时期来到中国说:王安石对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美国有很大影响。我们应该为我国有这样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而骄傲,更要学习王安石敢于担当、锐意进取,以匡世济民为己任的大丈夫情怀,成为国家未来的脊梁。\n人物轶事【王安石三难苏学士】有一天,苏轼到王安石那里拜会,恰好他不在,苏轼在安石的书桌上看到了安石一首还未有完成的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苏轼就想,菊花开在秋里,其性属火,敢傲秋霜,最能耐久,就是干枯,也不会落瓣,于是,就在后写到,‘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王安石回来后看到,并没有说什么,次日就把苏轼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后来苏轼到了贬黄州,重阳节那天,他与好友陈季常来后花园赏花时,不禁大吃一惊,发现菊花被西风一吹,便遍地铺金,竟是落瓣。遂意识到他对王安石咏菊诗的批评是错误的。陈季常看他吃惊的模样,忙问原因。苏轼就说起为王安石续《咏菊》诗的事。陈季常说:“菊花一般是不落瓣的,黄州的特别,菊花是落瓣的。凡事都有它的特殊性。”苏轼大悟,曾专门为续诗一事,虚心地向王安石承认了错误。\n作业1.诵读课文,进一步巩固文言文字词的积累。2.拓展阅读:司马光读了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会有什么反应,如果你是司马光会从哪些角度回复。阅读司马光的三封《与王介甫书》,体会文化高官的文采和人格魅力。3.好书推荐:梁启超《王安石传》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