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第五单元庄子选读第1课无端崖之辞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3/20

4/20

剩余1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1课无端崖之辞第五单元\n文中选了七个小故事,内容很杂,没有统一的主题,但都蕴含着大智慧。“庄子送葬”一章是写庄子对惠施的怀念,因为有的时候,朋友难求。“列子射箭”一章中,伯昏无人评论列御寇射箭是有为之射,不是无为之射。“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才是射之极致。“浑沌之死”一章叙述了浑沌受人为伤害失去本真而死去的故事,寓指有为之政祸害无穷,寄托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任公子钓大鱼”的故事,是讽刺眼光短浅好发议论的浅薄之士,比喻治理世事的人必须立志有所大成。“曹商受赏”一章中,曹商得意忘形地在庄子面前夸耀自己。庄子则把得宠、富贵跟最肮脏的“破痈溃痤”“舐痔”相比较,说他越得宠,得车越多,干的活就越肮脏。这反映了庄子对附庸于权贵追名逐利者的蔑视。“庄周借贷”一章中,\n借涸辙之鲋的故事说明当别人有困难时,要诚心诚意尽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决不能只说大话,不采取实际行动。故事讽刺了世人不从实际出发,做些无效的事。“惠子相梁”一章借讲鹓刍鸟鸟的故事,辛辣地讥讽了醉心于功名利禄者的嘴脸,表现了庄子清高自守、视爵禄如“腐鼠”的态度。\n1.注字音课前达标\n\n\n\n4.解多义\n\n\n6.分古今\n7.明句式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判断句我,东海之波臣也判断句故往贷粟于监河侯介词结构后置句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介词结构后置句子何为者邪宾语前置句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省略句措杯水其肘上省略句\n1.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译文:那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上可以登上青天窥探,下可以潜入地下的黄泉,意气奔放于八方,神情不会改变。点评:人做到了忘物和忘我,没有了负担,心态就能够变得轻松自如,抱着这样的心态去做事,就容易取得成功。列御寇的射箭术很高明,当伯昏无人让他站到悬崖边上射箭时,他就腿软而射不出箭了,这是因为他心中还装着个“我”,受着自己的束缚,因此射箭术达不到一流。从矛盾的观点来看,人与物是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过多地把注意力集中于对方,或集中于己方,势必加强对立的一面,不利于发展统一的关系。人与物不协调,则很难把事情做好。物我两忘,驾轻就熟,则能游刃有余,于无隙入有间——态度决定一切,心态决定成功与否。患得患失注定不能让成功驻足,怡然忘我才能浇开灿烂的成功之花。重点评析\n2.秦王有病召医,破痈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愈多。译文:秦王有病召见医生,把毒疮疖子弄破的得到一辆车子,舔痔疮的得到五辆车子。治的病越下作(越脏),得到的车子越多。点评:庄子把曹商获得的“车数乘”“车百乘”讽刺为是“舐痔”而得来的,并且说:“所治愈下,得车愈多。”借此对那些通过卑污下贱的行为去博得统治者的欢心而获得功名利禄的人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和无情的嘲笑。在庄子看来,追求这样的“功利机巧”,最终会导致“必忘夫人之心”。\n1.仔细阅读选文2,简要说明“射之射”与“不射之射”的不同及对我们的启示。提示:列御寇善于射箭,把满满一杯水放在胳膊肘上,引弓连发数箭,箭箭中的,而滴水不洒,其技艺的高超令人惊愕;伯昏无人能背对深渊,脚掌三分之二悬空,面不改色心不跳,而列御寇面对深渊却吓得趴在地上,汗流至踵。实际上这是“有心而射”和“无心而射”的区别,前者是为射而射,因善射而中的;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只有到达“至人”之境,才能达到“不射之射”即“无心而射”的状态。从而也揭示了只有心无杂念、超凡脱俗,才能达到至高境界。讨论探究\n2.阅读本文七则寓言,结合有关资料,简要谈一下庄子寓言的突出特点。提示:《庄子》全书共有一百多个寓言,可以称得上是一部寓言故事集。通过寓言故事来阐述思想是一种很好的也是特殊的方式,有意会之妙。庄子对这种方法的运用可谓炉火纯青。庄子之文多“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辞”,即以超现实的虚构、诡怪奇异的想象、荒唐无稽的言辞编织荒诞虚妄的故事,表现不同寻常的理念。“以寓言为广”是庄子散文经常采用的创作手法,庄子“著书十万余言,人物天地,皆空无事实”。在庄子看来,寓言故事比抽象的思辨具有更为强烈的感染力。可以说,庄子是第一位有意识创作寓言的作家。从本文所选的七则寓言看,皆“无端崖之辞”,\n差不多完全是主观臆想的产物,其目的,不过是将自己独特的理念塞进他们的躯壳。所以,庄子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自然和社会、神话和现实的种种界限,以上天入地的气魄和千姿百态的形象、奇幻莫测的构思和汪洋恣肆的语言,形成一种独特的个性化的叙述风格。诸子寓言多取材于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和熟知的历史传闻,而庄子寓言则善于发挥惊人的想象力,虚构出神奇莫测、令人叹为观止的故事,创造出多姿多彩、令人瞠目结舌的形象,如曹商、伯昏无人、任公子、监河侯等。\n结构板书\n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从“浑沌之死”一章看庄子的无为“浑沌之死”一章选自《庄子·应帝王》。故事情节简单,叙说纯用白描手法,语言通俗浅显,但构思奇特,寓意很深。它首先虚构了三位神道,一南一北一中,居住三处,原无瓜蒂之亲,可谓风马牛不相及。儵、忽二帝各不串门,而时时相聚于浑沌帝所,当然是因为中央之帝所在距离适中,不必远涉,故颇合情理。浑沌“待之甚善”,尽地主之谊,很有人情味。儵、忽因感恩而商议报答,其对话与心理也属常情。而对话中点明浑沌帝的生理特征——头部没有七窍,这一特征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没有七窍,怎么“视听食息”?在好心人看来,那岂不悲哀?于是乃有为浑沌凿眼耳鼻口七窍之举。至此,除浑沌的模样匪夷所思外,故事描写虽然熨帖细腻,但仍然较平淡,尚无惊人之笔;而出人意料的高潮,则在结尾。鉴赏评价\n以德报善,南、北二帝付诸行动,每天为中央之帝凿出一窍。按理说,七窍凿成,功德圆满,应该皆大欢喜。如果是如此结局,本篇将是味同嚼蜡的平庸之作。出乎意料的是,浑沌本来按其本性生活,活得好好的,却因为被凿出七窍而致死。主观上的感恩图报,变成了客观上的恩将仇报,这一结局令人目瞪口呆,啼笑皆非。这种反讽效果正体现了《庄子》寓言虚幻、夸诞、浪漫之奇。本章的寓言也因结局而显豁。唐成玄英疏云:“凿七窍以染尘,乖浑沌之至淳……是以不终天年,中途夭折。”庄子主张无为而治,任情适性,认为一切矫情逆性之举,即使自以为充满善意,也会因违背自然而贻害无穷。这则离奇而悲惨的故事,体现了典型的道家思想。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7 16:56:54 页数:20
价格:¥3 大小:495.50 KB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