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课件
首页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一课件(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3/19

4/19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1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第一单元\n孔子生活的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道德失范,王室衰微,诸侯争霸。面对“天下无道”的形势,一些人开始失望而悲观,悲观而厌世,最后带着几分无奈走向了田园山林,成为崇尚清静无为的“隐者”。孔子怀着悲天悯人的仁爱之心,提出恢复“礼治”的政治主张,以变革社会、匡扶天下为人生目标。他周游列国,著书立说,开馆授徒,陷困厄而不屈,遭讥讽而不辍,“知其不可而为之”,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本课五则选文,讲述了孔子周游列国途中的独特经历。\n1.注字音课前达标\n\n\n4.解多义\n\n6.析成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不参加劳动,分不清稻、麦等谷物。四体,指人的四肢。五谷,指稻、黍、稷、麦、菽。往者不谏,来者可追:以往的不能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补救。\n7.明句式隐者也判断句而谁以易之宾语前置句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宾语前置句子路宿于石门介词结构后置句至,则行矣省略句8.积名句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n1.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译文: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这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就用不着同你们一道来参与变革了。点评:儒家不倡导消极避世的做法,这与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他生活在社会动乱、天下无道的年代,他与自己的弟子不辞辛苦地四处呼吁,为社会改革而努力,体现了一种可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重点评析\n2.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译文: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政教伦理原则。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想要自身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伦理关系、行为准则。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或主张啊。点评:在儒家看来,君臣之间是恩义关系:君对臣有恩(赐其俸禄),臣对君就应有义(守其大义)。有才能、有学识的人就应该出来做官,帮助君主平定天下,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说“不仕无义”。他们认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君臣大义,即使自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努力。孔子认为,不逃避现实,积极行道,是人臣应尽的职责。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态度,比起隐士来是积极的。\n选文中间三则表现孔子师徒与众隐士们接触交往的材料中,众隐士们往往都言辞犀利,咄咄逼人,倜傥潇洒,而孔子师徒则似乎总是被动应付,显得狼狈落魄,处于下风。这是否表现了隐士们的高明和孔子师徒的迂腐,从而有损于孔子师徒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光辉形象?讨论探究\n提示:与众隐士们言辞犀利、咄咄逼人、倜傥潇洒的表现相比,无论是子路问津、子路问人还是孔子被讽,孔子师徒确实颇显被动尴尬、狼狈落魄,屡处下风。但从每则材料后面孔子师徒的言行来看,他们非但不落下风,反而在境界上要比众隐士们高出许多。因为面对天下无道的黑暗现实,众隐士们是因绝望而决绝,以置身事外的方式表现出自己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反抗,其实质是一种退却和逃避;而孔子师徒则是以改革社会、舍我其谁的勇气,投身到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去,他们不回避,敢承担,考虑的是天下众生,因而处境越是艰难,越能看出他们的执着和坚毅,这不仅无损于他们的形象,反而更能表现出他们境界的高远。\n结构板书\n“高手过招”,数语风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艺术特色赏析作为一部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论语》除了为后人留下了无数光照千秋的传世名句,还有不少篇章以漫画笔法和高超的艺术手法为我们描述了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鲜明的艺术形象。《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就是这样一篇不可多得的珍品。鉴赏评价\n文中所记,大部分是孔子周游列国,路遇隐者的故事。这些故事反映了孔子及其弟子积极处世、以天下为己任的生活态度,也反映了他们与隐士在处世态度上的分歧。文中对孔子、子路及几位隐士形象的刻画颇为精彩、传神。真可谓“高手过招”,数语风流;境界高下,片言立判。\n文章的精彩之处,首先表现在人物的相映成趣上。例如“子路问津”和“子路从而后”这两则中,直接出现在前台的是子路与长沮、桀溺、荷蓧丈人,但实际上孔子才是跟长沮等人对立的核心。长沮等人的特立独行、超然避世以及对子路的挖苦调侃,显示了隐士阶层愤世嫉俗的性格及对孔子师徒的不解与不屑;子路在每次碰壁之后的“行以告”,显示了传统儒生的恭谨与内敛;而孔子每次的开解与应对,看似尴尬与无奈,实则又处处显示出悲天悯人的情怀及以天下为己任的热诚。而这种情怀与境界又是众隐士所难以理解和企及的。\n正是在这种妙趣横生、情态各异的人物的映衬下,孔子的形象才变得更加鲜明,人物的境界也显得更加崇高。其次表现在人物语言的各具声色情态上。文章可谓本色当行,一语见机。如长沮的明知故问,语带讥诮;桀溺的快人快语,直言不讳;接舆的佯狂恣肆,\n意味深长;荷蓧丈人的尖酸刻薄,咄咄逼人;子路的谦恭顺从,彬彬有礼;孔子的隐忍执着,百折不挠。无不蕴含着他们对人事的深刻认识,显示了对不同信念追求的强烈碰撞。此外,穿插其间的为数不多的对人物动作、行为的描写,如桀溺的“耰而不辍”,荷蓧丈人的“植其杖而芸”,孔子的“下,欲与之言”,子路的“拱而立”,既简练传神,又为人物增色许多。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7 17:00:07 页数:19
价格:¥3 大小:396.50 KB

推荐特供

MORE